大学语文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22期   作者:徐晓利 李丹
[导读] 开展对话教学适应大学语文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善沟通、独立思考的品质

        徐晓利  李丹
        陆军勤务学院 基础部
        摘要:开展对话教学适应大学语文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善沟通、独立思考的品质,实现精神成长。针对对话教学在实际中落地难的问题,采取突出个体生命体验的视角、设置开放性议题、并置多元化文本、实时引导课堂对话等教学途径。
        关键词:大学语文 对话教学 反思

        21世纪之初,对话教学理论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从西方吹来,描绘出让人倾心向往的“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造、生成”和“以人为目的”的教学图景,动摇了传统独白式教学一统天下的格局。但也旋即遭遇传统教学制度束缚、教学文化规约等阻碍因素,陷入了实施落地难的困境。本文试图以大学语文课程为切入点,反思教学中的现实问题,重新审视对话教学的价值意义,探索其在大学语文中的应用场景和实践途径,使教学“走心”,助推学生的精神成长。
        一、大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思考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大学语文融知识性、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为一体,具有开展对话教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就语言层面而言,大学语文有提升母语运用能力的核心功能,以促进语言表达为本质特征,因此开展言语型对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语言传递自我观点,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与他人、外在世界保持对话理性和沟通姿态。就其人文层面而言,丰富的人文内涵、审美特质使大学语文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参与并伴随人的精神成长,肩负着“为人生打底色”的作用。通过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打通时空距离,走进丰富人生,打开曼妙的心灵图景,亲近一个伟大人格,开启一段心与心的交流对话,从中获得人生感悟、精神滋养。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突出知识谱系和专业思维,老师居于知识权威的位置,难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二是过分强调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实施过程的预设性,刻板的教学设计难以应对生动活泼的课堂和思维迥异的学生,只能将奇思妙想的个性对话归拢于既定路径,不利于动态性、生成性教学展开,丧失教学鲜活的魅力。三是在效率至上的价值追求下,用简单的问答代替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争鸣的对话。老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预设的思路,一步步得出标准答案,形成学生单方面理解老师观点的单向交流。热闹的问答、表面的对话难以掩盖尊崇权威、单一价值的实质,影响独立思维的形成。四是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文本。过于强调经典文学、传统文化,对深刻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大众文学、当代文化融入不够。学生和经典文本之间存在理解的代沟。材料的单一还会导致失去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参照、对话的可能。
    针对教学中的种种问题,需要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打破单一的结果评价、效率至上的价值导向,注重教育的过程性、生成性、创造性。结合大学语文的特点,破解教学难题困境,灵活开展互动的、创造的对话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培植出善于沟通、具有独立、批判思维的现代人。
        二、大学语文对话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突出个体生命体验的视角
        对话教学理论提倡在师生、生生、生本、学生与自我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形成多重对话空间。在上述关系之中,如何改变根深蒂固的师生授受关系,让老师从知识权威的高台上走下来,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是实际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难题。
        传统教学中,老师的权威来自于知识掌握者的身份,是知识中心的表现。

如果将老师还原为与学生同样平等的生命个体,将知识还原为个体生命体验,把知识获取过程回归到鲜活的生活情境之中,作为一种个人经历讲述出来,那么知识将不再是从某个权威的高处传递下来的简单信息,而是带着个人视角、融入脉脉温情、渗透生命底色的个体经验,就能消解权威,引起共鸣,从而构建起真正平等交流,温情感性的对话空间。教育的过程将贯穿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心与心的呼应。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同样突出生命的视角。《诗经·小雅·采薇》的学习中,让学生以老兵的口吻,写一则战地日记,或给家人写一封家书。学生对文本进行生命还原的过程,也是理解基础之上再创造的过程,搭建起今人与古人的沟通桥梁,让教育真正走进心灵深处。
        (二)设置探索性、开放性议题
         对话教学中引发对话的契机是问题,没有对问题的探讨就没有对话。传统问答式教学中的问题具有标准性、封闭性、单向交流的特点,而对话教学的问题往往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未完成性,蕴涵着多重的分析视野、多样化的解决路径、异彩纷呈的答案,能够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其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比如探索《诗经·秦风·蒹葭》的主题,引导学生抓住《蒹葭》朦胧多义的特点,分析抒情主人公是在追求爱情、友情、理想,或是某个美好却难以获得的事物?这追寻是发生在现实,抑或梦境,甚至于想象之中?体会诗歌表达出怎样的意境?分析《长恨歌》中“恨”的内涵,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传达出哪些遗憾?《项羽本纪》中对项羽形象的解读,通过与《史记》中《高祖本纪》等其他篇章的对比,分析太史公的评述,传记中的描写刻画,鼓励学生结合历史、文学、个人感受,做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学生往往能够从独特的个人视角,谈出个性化的理解,形成不同观点的交锋,在意义的探寻中,相互争鸣,相互启发,犹如一首恢弘的交响曲,呈现出多声部交相辉映的光彩。
        (三)并置多元化文本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价值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网络文化日益崛起,影响和塑造着中国主流文化,连同全球化进程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碰撞,构成了当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深层语境。
        然而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明显的重传统、轻当代的现象。教材中传统文化和文学读本占据大半江山,现当代文学被弱化。基于传统本位的内容选择和专业思维,带来的是单向的价值输出和知识交流。对当代文化的漠视,忽略学生的接受现状、精神特征,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导致文化的隔膜,很难引起情感共鸣。
        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经典文学、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等多元素材并置,一起纳入接受视野,打通传统与现代,在多元文化对比中引发思考,在矛盾的张力中进行意义的探寻,展开传统与现代,大众与精英等多维度的文化对话,在传承经典与关注当下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借此培养学生的对话思维。
        (四)实时引导课堂对话
        从教学实施层面来看,理想的对话教学是多方参与、平等交流的教学,是打破预设、创造与生成的教学,是开放、动态的教学。教学过程充满着许多偶然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教学因素。这对老师的教学设计、实施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老师在把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全面准确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形成灵活机动、具有拓展性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实施时,教师要把课堂设计成为动态的、合作性的对话交流平台,教师要敏锐地洞察并抓住对话的契机,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背景提出引发思考的问题,教师还要能机智而科学合理地处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课程文本之间存在的分歧。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碰撞,最终形成自我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赵欣欣.双声与复调:对话理论视角下文学教育探析[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9)
        [2]包燕.对话思维:大学语文之深层定位与有效传播探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5)
        [3]王健.对话教学何认难为——关于对话教学实践阻力的研究[J].课程与教学,200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