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晓鸿 2.姜春吉
1.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2. 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
摘 要:文学阅读与写作课程所呈现的课堂形态是由其基本属性决定的。文学具有语言品味的蕴藉性,形象感知的体验性,感情体验的境遇性,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因此,“做学教一体化”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质性追求。
关键词:做学教一体化 文学阅读与写作 质性追求
“做学教一体化是以“做”为中心理念和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形态。它是以“做”定学的精准化教学样式,它是以“做”定教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做”定论的评价量表,它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做”中教的实践体验型的教学过程,它是一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它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新样态。
“做”就是在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做”是基于字词句篇知识系统的听说读写、审美探究能力和语修逻文方法的应用活动,它不仅包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上明确提出的语文“阅读与鉴赏活动”、“表达与交流活动”,还包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以下简称为“新版课标”)新提出的“梳理与探究活动”。
文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所呈现的课堂形态,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基本属性决定的。“新版课标”指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可见,不同体裁的作品正是文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内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正是这一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能力目标。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所呈现的“做学教一体化”形态也是由文学的基本属性决定的。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文学具有语言品味的蕴藉性,形象感知的体验性,感情体验的境遇性,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
(一)语言品味当以“做”为先。语言是文学的基本符号形式,也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学中的语言总是有所蕴藉而不同于注重简练实用、明白易懂的普通语言,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和多义性的审美特征,这就要求学生鉴赏文学语言要在足够的阅读经验的基础上,“读”当下的作品,理解作品的明白易懂的表层语言文字,探究文学语言的规律,运用语言欣赏的方法透视语言文字之下持续不断地牵引出含蓄沉积的深层意蕴。
因此,文学语言出现的蕴藉性要求阅读教学以“做”为先。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如果脱离作品语言的品味,任何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都会陷入敷衍、虚浮和空洞的泥潭。老舍表达对北平的爱是通过《想北平》那纯净简洁的京味语言来传达的,雅-伊瓦什凯维奇对故友肖邦的崇敬仰慕的真挚情怀是通过对《肖邦故园》的清新雅致笔触和亲切平和的语调来表达的,《江南的冬景》优美的意境是郁达夫用清新舒缓的语言表达的,《荷塘月色》的塘月意境是通过描述如画、意蕴丰富的语言才得以展示的,瓦尔登湖的自然美妙是梭罗在《神的一滴》中用意蕴深远的语言打开广角镜头才让人看到的……“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语言文字的鉴赏需要反复阅读和揣摩,方法、趣味等等都在这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和养成。品味语言,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任何越俎代庖的做法都是不得体的。
(二)形象感受当以“做”为重。文学的语言蕴藉是为了表现个体的生存体验,否则便失去了意义。文学是人学,文学要表现个体的生存体验,文学形象需要一定的人生体验才能被感知、理解、体会。人学即心学,文学是读者为了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想象、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追求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既然文学形象鉴赏既要感知、理解与体会,还要想象、联想、思维与创造,那么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就应以“做”(即鉴赏)为重。《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底层老画家贝尔曼在滑稽可笑的形象下、暴躁牢骚的言语里,让人感受到那崇高爱心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一个人的遭遇(节选)》里的索科洛夫,一个家破人亡的军人——受伤被俘,成功逃脱,妻女炸死,找到儿子,儿子牺牲,领养孤儿,车祸失业……他一次次从痛苦中挣扎出来,一次次希望落空,战争带给人类极度的心灵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我”,战火下的一个浑浑噩噩、玩世不恭的中学生,不满学校生活的单调,糊里糊涂的上了前线,糊里糊涂的受伤归来,成了“一肢残”,这些形象,如果不以“做”为重——不去拨开语言文字下蕴藏的深意,不去联想想象和思维再造,那么就无法感知、理解和体会形象真正的意义,也就无法挖掘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感情体验当以“做”设境。文学主旨再现的境遇性要求阅读教学以“做”设境。境遇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社会境遇是由地理环境、种族生活、社会事件、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等构成的具体生活情境与际遇。文学主题思想需要一定社会境遇才能得以再现。因此,文学阅读教学还得以“做”设境,搜集或提供相关背景文献。《林黛玉进贾府》为何“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祥林嫂》到底为谁所杀?《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老朽”能为?《鸿门宴》项羽因何放“虎”归山?《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为何能处惊释险?廉颇心胸真的“狭窄”吗?《一个人的遭遇》的为何祸不单行?如此等等,如果教学中不以“做”造境,学生不搜集背景文献资料,教师不设真实情境,那么课堂只能“背书”,文章真意难求,鲜活的情感思想却为言语文字的外衣所遮。
综上所述,文学的基本属性要求文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力求以“做”为中心,“做学教一体化”正是文学阅读教学的质性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01
[2]姜春吉,严晓鸿.做学教一体化:深度融合新版语文课标理念的课堂新样态,教育科学,2020.3,347-349
[3]严晓鸿,姜春吉.高中语文阅读与交流课“做学教一体化”教学范式初探〔J〕.教育学,201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