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珞梅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芙蓉学校 419300
摘要:清初词坛,纳兰性德与曹贞吉都是颇有建树的词人。他们均以凄凉哀伤的笔调来写咏史词,但主题意蕴、艺术表现又有所不同。纳兰性德多感慨世事易变,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曹贞吉则心怀苍生,渴望天下太平。纳兰性德的咏史词婉约含蓄,曹贞吉的咏史词则雄浑豪放。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令其拥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人生理想、词学观念。
关键词:咏史词;纳兰性德;曹贞吉;比较
前言
清词振兴的早期硕果,便是纳兰性德与曹贞吉。笔者以为,两位生活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且在咏史词方面都有所建树的名家,必定有着某种共同的闪光,且又有着不同的灿烂。本文拟从二人咏史词中的相近点出发,进一步寻找其不同点,并分析其词作差异的成因,通过比较其异同,可以更好地把握两大词人的创作风貌。
一、纳兰性德与曹贞吉咏史词的凄凉情调
在咏史词的创作上,纳兰性德与曹贞吉都运用了凄凉哀伤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幅愁绪万千的历史画卷。
纳兰性德的《台城路·洗妆台怀古》:
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露脚斜飞,虹腰欲断,荷叶未收残雨。添妆何处。试问取雕笼,雪衣分付。一镜空蒙,鸳鸯拂破白苹去。相传内家结束,有帕装孤稳,靴缝女古。冷艳全消,苍苔玉匣,翻出十眉遗谱。人间朝暮。看胭粉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词中通过描绘萧观音的往事,再次表达了纳兰对萧观音枉死的同情。词中将过去的繁华喧嚣与今日的冷漠凄清进行对比,更加凸显凄凉之感。
曹贞吉《贺新凉·再赠柳敬亭》:
咄汝青衫叟,阅浮生,繁华萧索,白衣苍狗。六代风流,归扺掌,舌下涛飞山走。似易水,歌声听久,试问于今真姓字,但回头,笑指芙城柳。休暂住,谭天口。
当年处仲东来后,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斗。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更谁是,嘉荣旧友?天宝琵琶宫监在,诉江潭,憔悴人知否?今昔恨,一搔首。
曹贞吉的词大多在豪放中透露出凄凉之意。此词是对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的赠词。本词将其凄凉的境况展现到极致,刻画出一幅悲凉凄惨的画面。
二、纳兰性德与曹贞吉咏史词的不同之处
第一节主题意蕴:人世沧桑与忧国忧民
纳兰性德咏史词中的主题意蕴大多感慨世事变化,叹息物是人非、人生浮沉;而曹贞吉则将物是人非之感升华至对国家政局的关心,以及对天下苍生的怜悯爱惜。先来看看纳兰性德的两首词。
纳兰性德《望海潮·宝珠洞》
漠陵风雨,寒烟衰草,江山满目兴亡。白日空山,夜深清呗,算来别是凄凉。往事最堪伤,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荒沙一片茫茫,有桑乾一线,雪冷雕翔。一道炊烟,三分梦雨,忍看林表斜阳。归雁两三行,见乱云低水,铁骑荒冈。僧饭黄昏,松门凉月拂衣裳。
上阙是近景,将意象一个个排列出来,给人一种萧条之感。下阙则由近及远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整词都是对世事变幻的描述,以及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曹贞吉《风流子·金陵怀古》:
大江流日夜,寒潮急,寂寞打空城。想玉树曲终,梁尘争落,金钗垂后,斜月低横。如今但,荒台存瓦砾,废殿走鼯鼪。桃叶渡头,半篙春水,莫愁湖畔,一片秋声。南唐成往事,摄山看断碣,梦里三生。千载澄心堂纸,拨镫书名。叹衣冠王谢,高低禾黍。文章庾鲍,冷落沙汀。依旧龙蟠虎踞,渺渺峰青。
金陵是六朝古都,长期以来都是兵家征战抢夺之地。词人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蕴含在词作中,通过今昔对比,指出“分久必合”的必然趋势,引起读者反思,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第二节艺术风格:婉约与豪放
纳兰的咏史词一脉相承着婉约派的特点,含蓄隽永地表达了深远绵长的情感。曹贞吉咏史词中的语言生动自然、惟妙惟肖,但其整体词风呈现出一种豪放之感。
纳兰性德《百字令·废园有感》曰:
片红飞减,甚东风不语,只催漂泊。石上胭脂花上露,谁与画眉商略。碧甃瓶沉,紫钱钗掩,雀踏金铃索。韶华如梦,为寻好梦担阁。又是金粉空梁,定巢燕子,一口香泥落。欲写华笺凭寄与,多少心情难托。梅豆圆时,柳棉飘处,失记当时约。斜阳冉冉,断魂分付残角。
全词虽毫无“愁苦”等字眼,但通过自然生动的语言、真挚细腻的情感、固定的意象来引发词人对废园无限凄凉的感慨,最后“断魂”“残角”等字眼透露出淡淡哀伤,再次将整词的感情凝聚,含蓄婉约地呈现出哀怨忧愁的情感。
曹贞吉《百字令·咏史》曰:
田光老矣,笑燕丹宾客,都无人物。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落日苍凉,羽声慷慨,壮士冲冠发。咄哉孺子,武阳色怒而白。试问击筑渐离,此时安在,何不同车发?负剑祖龙惊掣袖,六尺屏风堪越。贯日长虹,绕身长柱,天意留秦劫。萧萧易水,至今犹呜咽。
词中描绘了一个豪迈的英雄形象——荆轲。整词从形象塑造、场景描写都展现出一种雄浑豪放之感。
三、纳兰性德与曹贞吉咏史词差异的成因
第一节性格特征:郁郁寡欢与豪迈坦荡
纳兰性德诞生于于贵胄之族,父亲是纳兰明珠,其母亲更是亲王之女。他享着金尊玉贵的身份,却从小就患有顽疾,身体孱弱,寒疾时常发作,整个青春年华都在病榻上度过。在其弱冠之年迎娶了两广总督之女卢氏为妻。完婚之后,与卢氏情深意切、契阔死生,可惜好景不长,卢氏死于难产,这令纳兰身心受到了重创。后又经历了几段坎坷易逝的感情,使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且一直压抑着心中的情愫。
曹贞吉幼年时失去父亲,由他外祖父培养长大,幼年便体验到民间生活的艰苦,对现实生活有了真切的体验,自此便自立自强,无奈仕途极为不顺,他的满腹才气也无处发挥。加之其弟曹申吉调任贵州巡抚,在三藩之乱中惨遭吴三桂杀害,而康熙却误以为其弟“降吴”,被定下“逆臣”罪名,这一事件使他更加受挫。经过重大变故的磨练,他的词作开始转向于更加雄浑、稳重、奔放的风格。
第二节人生理想:闲适自在与报国为民
纳兰性德虽涉及官场,但他厌恶官场的庸俗腐败,在他所从事的近身侍卫的时间里,词作大多呈现出郁郁寡欢之感,可知纳兰内心深处是想逃离官场的。
曹贞吉则愿为天下苍生服务。在祁门担任县令之时,废止杂税,减少百姓负担,为百姓造福,在民间得到了高度赞扬。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因此其咏史词中大多表现出批判战乱,同情英雄,关心苍生安危,企盼百姓丰足的思想倾向。
第三节词学观念:婉约与豪放
纳兰性德虽为旗人,但对汉文化一见倾心,深受其熏陶。纳兰在汉文人中极其赞赏李煜。他认为李煜的词风具有别致的韵味,且颇具烟水迷离之感,但他不仅继承了李唐之词风,也借鉴了李清照、晏几道等人的词作特色,使他的词作在婉约含蓄的同时,又透露出迷离哀怨之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曹贞吉的作词时期,京师正盛行苏辛之风,阳羡派正渲染着整个词坛。曹贞吉受苏辛之风的影响,表现出雄浑豪放的风格。时人以及后世之人都言他是规步稼轩。曹贞吉个人也对南宋诸家充满了兴趣,深受南宋豪放词风的影响,词风大多成豪放之调。
结语
虽然纳兰性德与曹贞吉的咏史词在情调上有相近之处,但他们在人生理想、词学观念不同的情况下,题材风格、主题意蕴、结构手法也在发生着改变。通过二人的比较可以看出:只是抒发历史兴亡、物是人非之感慨的词人多拥有较为顺遂的仕途生活、人生经历;而拥有着远大政治抱负、忧国忧民的词人,其仕途与生活多磨难坎坷,能体会百姓的困苦与不易,发出百姓心中真实所愿之慨。
参考文献
[1](清)纳兰性德撰,赵秀亭、冯統一笺校.饮水词笺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清)曹贞吉.珂雪词[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3](清)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