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兴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十一中学 福建泉州 362413)
摘要:在核心素养大力倡导的背景下,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反观现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将思维性教学风格引入初中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一些传统保守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也有较强的提升作用,进而给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带来明显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思维性教学风格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思维性教学风格;初中语文课堂;应用
随着初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不仅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水平提出了一定挑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机械式、填鸭式教学方式依然存在,制约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且和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要求已经显现了较大的差距。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将思维性教学风格引入初中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一些传统保守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于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也有较强的提升作用,目前已经引起了很多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将对思维教学风格的概念,以及思维风格在初中课堂运用价值进行分析,同时思考具体的实施对策。
一、思维风格概述
思维风格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于1997年提出的个全新的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所偏好的思考方式。思维风格不是能力,而是以心理自我管理理论为基础,把人们组织,指挥、管理自己思维活动的策略和特征从多个方面进行一定的风格划分。简而言之,就是指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所偏好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指的思维风格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维方式、思维培养目标和思维评价。就一些学者在通过对思维风格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发现:师生思维风格的匹配与否,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学生的思维风格和学习效果。
二、思维风格在初中课堂运用的价值
思维风格在初中课堂运用,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诸多积极影响,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巩固学生知识体系
从现状来看,很多学生之所以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熟化程度不够,导致很多一知半解的内容在日后往往容易模糊、陌生。但是如果能够将思维风格运用于初中语文课堂,在思维风格的影响下,学生对于知识展开更加灵活的思考和记忆,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习惯,从而促进对于知识的深入消化和吸收。
(二)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习惯性构建“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不仅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同时,在课堂上也习惯教学内容的单向输出,一味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愿意学”“主动学”。但是在思维风格引入语文课堂后,教师不仅会在教学当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开展思维训练,同时也会积极运用相关思维工具来启发学生思考,驱动学生思考,相比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消化和掌握语文知识。
(三)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独立思考品质的缺乏,但是当思维性教学风格引入课堂以后,教师会更加关注学生对问题因果的解析能力,对问题的独立解决能力,因此,也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进行思考探究,激发学生大脑潜能,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
三、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体现思维风格
(一)要有思维导向的教学设计意识?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置环节,也是思维教学风格渗透的第一个环节。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能够充分体现思维导向的意识。首先,教师应当要能够明确思维发展的目标,对于教学方案的设计,应当要将基础知识掌握、技能练习以及思维发展相统一。比如教师在设计《桃花源记》的教学方案的时候,教学目标选取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这篇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文章中的一些比较形象的比喻的运用等;还需要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寄托了怎样的情感以及对我们当下的启示等等。其次,在设计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目标性,既不能够设计比较难懂晦涩的问题,让学生难以理解;又不能够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就能够回答上来,要设计难易合理的问题,让学生既能够找到思考的切入点,又能够在其中实现对思维的有效驱动。
(二)基于学科大图景设计课堂问题
为了能够对学生思维品质进行深度培养和全面启发,教师在引入思维性教学风格的过程中,应当要在问题的设计方面“做足文章”,其中一个重要导向就是要能够体现一定的整体性、层次性,让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达到“温故知新”的目标,既熟化了前面内容,又深化了新学习的内容,实现思维的系统训练。比如教师在设计《爱莲说》教案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结合前面已经学过的《陋室铭》,让学生进行思考:这两篇文言文有没有共同之处?他们在思想上有什么共通性,体现了什么?这两篇文言文又有哪里有不同,比如写作方式、艺术手法等?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关联性问题,让学生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驱动和训练。
(三)因材施教开展思维训练
在语文课堂运用思维性教学风格的过程中,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让思维性教学风格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比如对于一些接受能力、思考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自我主导型”的方式,让其去自己深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实现思维的深度训练;再比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则可以采用“合理介入型”的方式,通过对其重点观察、引导、纠偏,来帮助其在自身能力范围内进行思考和适当延伸。
结论
上述是笔者对思维性教学风格在初中语文课堂应用的一些思考,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帅.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7(08)?
[2]魏杰.初中语文教学的三把金钥匙[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3)
[3]李玉英.浅谈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基拙教育).2011(03).?
[4]许家塔.基于新课改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2):49-50.
[5]李艳.基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拓展空间[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