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坤
天津农学院 300384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越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方法,以期为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人才;工程力学;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科学科,工程力学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也开始愈发的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专业兴趣的需要
工程力学课程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大学生很容易对其失去兴趣。而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其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1]。
2.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用人单位在招聘相关人才时,往往会选择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并且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授工程力学课程时,需要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由于大学生对工程力学课程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缺乏兴趣等现象。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将会有效地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学生也会通过符合自己能力的教学过程提升学习工程力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并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二、工程力学教学课程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模式的不足
大多数高校都会存在着“严进宽出”的问题,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入学后出现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工程力学课程专业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往往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还是会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要向大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师生互动环节较为薄弱,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全面的掌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
2.实践创新能力的动力不足
工程力学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只有当大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较好地激发起创新意识。但是,部分大学生没有学习工程力学课程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他们在进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会缺乏一定的动力[2]。
三、提高工程力学课程创新能力的措施
1.完善课程体系
教师在教授工程力学课程时应当突出其实践创新特点,培养专业型大学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确保其能较好地适应职业需求,因此高校在培养专业型大学生时需要完善课程体系。
例如,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当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实践创新特色的课程,让大学生在课堂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
2.加强校企合作
开设校企合作课程是提高大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从而为就业积累足够实践能力[3]。
例如,企业可以选派一线员工对大学生进行指导,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课程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高校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专业就业前景,把握市场人才导向,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性人才。最后,大学生要牢牢把握校企合作课程中的实践机会,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加强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起着引导作用,可以说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通过工程力学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时需要加强教师的指导。
例如,教师教授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单元时就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基本流程,在学生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后,就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课后学生需要针对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结语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并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机会;学生也需要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培养实践创新意识,以便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发展要求更加相符。
参考文献:
[1]朱全,陈华,韩飞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32(002):123-125.
[2]冯燕博,万晓慧.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工程力学课程内容体系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8(12):254-256.
[3]段翠芳,张春梅.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27(00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