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音璇
梧州学院 543000
摘要:浩如烟海的媒介信息中,不同媒介往往会有不同观念传播出来,一些观念甚至极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因其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加之对媒介信息不具备较强的判断力与鉴别力,因而不良信息极易对其造成影响,沉迷媒介娱乐活动的现象也极易发生,基于此,当前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媒介素养,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负面媒介信息影响的抵御提供帮助,促使学生能科学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成长提供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逐渐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媒介信息,而置身于海量媒介信息中的高校大学生,受媒介信息的渗透和影响,极有可能会迷失自我。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与学生成才成长具有密切关系,在高校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才能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信念、获得知识技能、养成社交习惯等提供帮助,所以高校应重视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基于健康学习环境的积极创造,在教育资源方面进行整合,确保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逐步提高。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少
从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课程设置实际企情况来看,针对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并未积极开展,同时专门的教研室也并未设置,并且配套培养方案也并未制定。作为新学科领域发展主阵地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等,在注重常规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目前也已经针对就业指导及思政教育、法律基础等课程进行了积极设置,但此类课程仅能从某层面促进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问题难以彻底解决。
(二)网络舆论力量空前强大
目前互联网中的各种网页及各种APP,刚一打开各类游戏广告就会映入眼帘,而大学生在玩游戏及刷网页等方面的时间及精力十分充沛,一旦大学生长时间处于这些无处不在的广告和网页舆论中,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1]。此外,随着目前新媒体的广泛发展,逐渐涌现了网络直播及短视频APP等平台,而这些新媒体存在较大的推广力度,很多都能够在打开浏览器时出现相应广告,此类广告为了能更好的与大众文化趣味相契合,开始逐渐制作一些浅薄及庸俗等节目内容,而部分视频节目内容中拜金及享乐等主义的出现,必然会给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影响。
二、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途径
(一)加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重视度
面对日益发展的新媒体环境,高校尤为重要的就是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课程教学尽可能以公共课为主,同时因统一媒介素养教育素材较为缺失,因此课程教学开展时,教师可选择讲授及学生讨论等方式,并且教学过程教师应在开放环境方面加以营造,为学生各抒已见提供有利条件,使得学生能深刻认知和理解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2]。此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自己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过程、自主搜索的学习平台等融入到PPT中,进而讲述具体过程与情况,为学生成就感的获得提供帮助,同时也能对学生借助网络对更多知识获取提供激励作用,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自身媒介素养逐步提升。
(二)加大网络学习资源推广力度
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与网络密不可分,教师可在网络学术资源推广中积极参与,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对学术资源加以获取,通过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为学生利用网络学术资源开展学习的自觉性形成提供指引。此外,教师可进行课程录制,为学生深化认知与理解提供帮助的同时,在学生借助录制的课程频繁听的情况下,能为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提供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政府应为公益性学习平台提供扶持,在公益性学习平台方面进行积极建设,进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激励,同时在公益性学习平台的门户网络或公众号等方面,对专门模块加以设置,借此对学生的线上学习及线上录课等加以提倡,确保浓厚学习氛围逐渐形成。
(三)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
为达到网络环境净化、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等目的,学校必须要在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方面进行不断加强,我国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遵守社会公德及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都是重点强调的内容,但在网络环境中,多数学生常常会不由自主的抛弃教师所讲内容,受网络舆论引导影响,往往会跟随其后选择一些消极及极端等语言发表在微博及朋友圈等新媒体中,处于网络中的一些学生甚至经常有自毁形象等现象。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培养与强化,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应在现实和网络中都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同时学校和教师应在系统化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方面进行积极制定,在规范贯彻落实的情况下,约束学生行为,发现学生不当行为时给予相应处罚,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严格遵守道德规范[3]。
(四)设置与时代相符的教育目标
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顺应媒介技术发展趋势,进而对不同阶段的必要性及需求进行充分明确,多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往往也会展现出进阶式的目标。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学生知识素养、技术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首先,基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夯实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与媒体相关的政治及经济等章程与规定进行了解、学习,促使学生健康及有效信息获取的能力逐步提升,同时帮助学生与传媒相关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进而使得学生针对传媒资讯解读时能从思辨角度进行,逐步引导学生媒介信息的批判力逐步提高[4]。其次,在大学生了解媒体运行机制及行业特征方面加强引导,促使其能对媒介机构信息制作及发布等具体情况加以正确认知,引导学生从客观角度对媒介文化和传播方式等的优劣进行认知。
(五)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因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处在探索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并未有系统化的教育方式方法逐渐形成,对此,在教学过程,为确保使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与媒介素养教育要求等相符,应与我国国情、各地区媒介技术差异等充分结合,进而确保教育活动的开展能更符合实际[5]。首先,为确保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教师应注意教学过程尽可能多进行师生互动,同时互动过程保持学生的主体性、交流的平等性,进而实现学生独立思考习惯有效培养的目的,保障师生之间媒介使用的互动机制得以从多维度创建,引导学生把以往私用媒介工具的性质、向社会问题使用性质方面进行转变。其次,与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融合,使得以往授课形式下的限制性因素等得以充分突破,同时以政府主体为依据,在社会公共资源方面进行整合,尽可能把丰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如高校可合作地方电视台等机构,使得学生能参观和考察实地,为学生针对新闻信息制作及传播等的了解创造机会。
结束语:
媒介密切联系着人与事物,而在媒介传播过程,需要以信息及图片的公之于众为载体,在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普及应用的手机客户端,使得海量信息逐渐涌现,而大学生因自身经验及认知等不足,往往会沉浸于各种媒介文化所制造的声音影像内,面对此种情况,必须要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加强力度,通过具备实效性的教育教学,为学生媒介素养形成提供帮助,促使学生学会对不良媒介信息加以抵制,为良好网络环境营造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熊嘉逸.浅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基于某高校学生新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02):42-45.
[2]赵云洁.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问题及措施研究[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9,15(01):44-49.
[3]赵云洁.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喀什大学学报,2019,40(01):99-102.
[4]赵平.自媒体时代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强化信仰教育[J].中国记者,2018(10):100-101.
[5]赵雯,王梦云.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问题和优化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1):42-44.
作者简介:朱音璇(1981-),女,汉族,籍贯:甘肃省兰州市,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职称:中级,职务: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