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2期   作者:崔巍
[导读] 当前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中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遵照法律法规
        崔巍
        沈阳市浑南区实验中学 110000
        摘要:当前的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社会中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须遵照法律法规。因此,在小学初中的课程当中就加入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学生的道德法治的水平越来越高,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学生道德法治的教育,要求对于道德法治的课程要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法治素质提高,并且从小就拥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因此,本文对初中道德法治课程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来提高课程的教育效果,从而促进初中生的道德水平提高。
关键词:初中法治课程;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在初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就是为了使初中生能够了解在社会中必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制度,提升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从而在未来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然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使课堂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效果,使学生们更喜欢上这堂课程,本文研究在课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初中生更好的掌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身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使其作为生活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参与活动,让他们在生活中融入学习,在学习中融入地生活,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将道德与法治融入于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知识、法制观念,是一种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体验知识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有利于知识点的吸收与理解。没有切身的体验与感受,初中学生无法真正获得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二、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严重缺失
    很早以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就已经提出了“生活就是教育”的理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淘行者先生想让我们认识到教育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知识附加到生活和生活中,以便学生体验知识并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然而,当前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严重缺乏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而教育部提出的“贴近生活,实践检验”早已经已成为空口号,这种现状亟需得到改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无法真正融合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有很多教师都已经尝试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运用在教学中。他们在备课中把生活化的内容与道德法治的书本知识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然而,虽然他们想再课程中加入生活化的内容,但是他们自身很多都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自身也非常缺乏生活化的知识,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无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与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相融合,也无法利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三)初中教师缺乏适当的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经验
    生活化教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并要求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把生活化的内容有机的方式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长期以来,“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使教师无法在教学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盲目地传授知识,无法把生活化内容理解吸收,也无法应用和反映知识。

另外,他们在生活中也严重缺乏必要的知识,特别是在运用知识方面,一些教师的才能还比较欠缺,无法做到在《道德和法治》课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学,因此教学效率非常差。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从自身生活入手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
        学生自己的经历对自己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对于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次人生经历,是学生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道德和法治知识完全来自生活,将这些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在环境中体验新知识并理解他们所看到,听到和感觉到的新知识,易于吸收和内化,实现知识构建也更加容易。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一节课是关于“家庭之爱”。这部分的主要目标是增进学生对父母的了解和理解,并学习如何照顾父母,学会与父母交流,了解父母的爱。让他们用内心体验生活,感受父母的爱。
(二)从身边同学入手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
    学生的生活与同龄人密不可分,同学是他们一生中最亲密的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共同生活的经验,沟通交流也比较容易。教师可以利用同学的资源来利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什么样的想法以及养成生活习惯。学习良好,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做得更好。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快乐学习”部分的学习中,老师举行了一次会议,向学生讨论“我是一个怎样的学习者”。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发现自身的缺陷,让优秀的学生谈论自己的技能和学习方法,让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将讲解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如何取得各科成绩均衡发展,使他们能够彼此学习,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同学生活中的学习技能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技能。
(三)从社会生活入手应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方方面面,从道德、心理、法律、国情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学生的能力与思想,涉及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学会爱自己,有正确的生命观与价值观,用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珍视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节让学生掌握生命的特点,了解生命的传承关系,培养他们正确地对待生命的态度。进而引出对生命的敬畏一节内容,同时借助社会生活中血的教训,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崇高与无价。失联客机MH370,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寻找值得吗?为什么?因为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网络上流传的感人诗句:“火里,你们来,水里,你们去。爱你们的忠于职守,心疼你们的血肉之躯。你们离现场最近,离平安最远。离灾难最近,离家人最远。你们接过了别人的父母妻儿,让自己的父母妻儿孤独等待。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伟大天下皆知。你们留下最美丽的背影,是我们最期待的归来。”这表达的是对奔赴灾难现场的消防官兵、公安民警的崇敬与祝福。他们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为什么?显然不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教育,用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让学生去感知知识,体验其中传递的情感与理念。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要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生活化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体验情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严家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 000(021):P.21-21.
[2]张远芝.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明日, 2018, 000(025):P.163-163.
[3]莫素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教育观察(下旬), 2017, 006(004):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