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小芳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冰溪初中 334700
摘要:素质教育下,初中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课中要重点强化的两个方面。多数初中生在读写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读写融合是课标提出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读写融合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初中生在读写方面缺少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注重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借助读写融合的设计和开展,帮助初中生实现全面提升,让初中生形成更强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
引言
语文课程涉及的内容较丰富,也很广泛。针对综合性比较强的语文学科,教师应当抓住教学的核心目标,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升作为教学的着力点。新课改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应注重对课堂效率的提升。对此,语文教师也要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从而优化语文课堂结构,逐步实现对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语文学科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阅读和写作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教师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及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作用。
一、通过阅读激发写作热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初中生所处的阶段对自己已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尚未成熟且急于表现自我。所以,针对这样的心理特点,在开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阅读的教学方式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不同感悟,并给予其及时的引导和评价,使学生读有所获,再通过写作将各自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初中语文写作“语言简明”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典型的文章,通过阅读文章使学生感受简明的语言,梳理文章思路,并互相交流,以提升语句表达能力与写作兴趣。
二、在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
在初中作文写作训练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合理选择素材,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并且注意谋篇布局,将文章中心思想准确展现出来。身为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效结合。比如在开展部编版初中作文“新闻写作”这一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先口述一则新闻,让学生对这则新闻进行自主创作,然后通过讲解新闻写作要求,阅读优秀新闻,再让学生在原有创作的基础上加以修改。
对于那些优秀的作品,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从而在其他学生当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将读写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在角色扮演中创造契机,提升综合素养
教育剧本是现今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是一种立足于教材文本、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文本内容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入到文本角色当中,体验人物内心活动,并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人物和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以课本内容为蓝本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再创造”。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就可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创设自己的剧本,各成员分角色进行表演。在准备表演过程中,学生会认真阅读课文和掌握好故事情节,之后再根据剧本进行表演。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增强了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课堂增添了趣味与活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创意写作训练,拓展学生智慧
读写融合下,教师要重视对初中生思维的训练,提升初中生自身的想象力,鼓励初中生探索文章的深层次内涵,并对文章展开适当的改写以及扩写,把握其中的主题内容,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方法。然后,教师再组织多读多写的训练模式。例如,在《次北固山下》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初中生领悟作者的意图,让初中生将北固山的美景作为主要模板,经过对作品的改写以及扩写,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教师结合语文课的内容,给初中生多布置一些创意写作任务,让初中生一边积累一边练习,提升初中生写作的水平和能力。
结束语
总之,初中语文课中开展读写融合,教师要把握读写融合的重点,让初中生经过读写融合的教学,提升阅读以及写作的能力。在读写融合中,教师要注重以读促写和先读后写,帮助初中生加强积累以及感悟,在读写方面实现均衡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未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文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895-897.
[2]朱美玲.浅谈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整合的有效性[J].现代交际,2018(24):154+153.
[3]黄继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