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跃飞
湖南省道县白芒铺镇小甲中心小学 425314
摘要: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在具体的课堂运用过程中,要从问题的设置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生活化的问题;要结合数学活动,挖掘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点;将多媒体技术与生活化数学整合起来,打破数学课堂上过于学术化的弊端,让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走入生活化的空间,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转变。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发展情况较为特殊,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具有敏感性,但是小学学生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制订好科学的教学计划,通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来开展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的元素和场景等等,把教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互联系,便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律,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融合在一起。小学数学课堂融入生活的开展对策要从问题的引出开始,从问题的设置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生活化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明确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量关系、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与位置、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可能性、综合与实践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在这些内容方面精心思考,设计出有效的数学生活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为课堂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效率降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身边发生的事情来对学习内容进行联系,但是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和发生的事情与教师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师的主观意识下开展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很容易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符合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使得教学出现问题。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教师的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虽然进行了优化与改革,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认为生活化教学只是表面形式,无法实现数学内容和生活化的合理结合,甚至还有存在冲突的情况,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是融入具有生活元素的相关题目和例题,让学生对例题进行分析与理解,在这样的过程中来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数学中,通过大量的例题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厌烦数学课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的应用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实现实际与理论的相互结合
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为理论知识,是为学生的实践与操作提供的基础性知识,是学生开展实际工作的重要前提,而通过实际的生活能够有效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实现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掌握。
因此,为了保证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数学理论和数学的实际相互结合融合,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来验证理论与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理论的融入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不仅如此,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过学生的亲身经历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开展授课,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学内容的人民币数值和大小做好相应的提前准备,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身边实际发生的事情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购买商品的情境,让学生回忆购买商品的细节,通过相应的角色扮演来完成购买活动,通过人民币的交易和使用,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人民币的价值与作用以及人民币的面值等等,实现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再现,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的魅力,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细节进行留意与观察,把自身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活动相互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保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这项目标。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行了解,对学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情况做到掌握,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制定合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小组讨论与学习,为学生制定好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教学目标来开展讨论与研究,让学生在校都内自由地发挥个人意见与想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派每个小组的代表,对小组内部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不同角度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和方式再对学生的发表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来进行具体的指导工作,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和谐关系,更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开展图形的面积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运用卡纸等材料对图形进行裁剪测量,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来实现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两个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计算公式进行理解运用,加深学生的基础记忆,能够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氛围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中不断地提高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数学的质量与效率,在不断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在具体的课堂运用过程中要从问题的设置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接触生活化的问题;要结合数学活动,挖掘内容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点;将多媒体技术与生活化数学整合起来,打破数学课堂上过于学术化的弊端,让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走入生活化的空间,有效地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马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 中国农村教育,2020(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