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文适
[导读] 思维能力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
        王文适
        大庆市第二十四中学
        摘要:思维能力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之一,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出该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方面的优势,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学生思维能力训练,通过实践学习的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当今时代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予以了高度重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初中数学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初中教师应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性内容,进而实现强化学生数学素质的目标。
        1.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分析
        外国数学教育专家斯托利亚曾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因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延展性以及创造性等几个层面进行学习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复担,在兴趣缺失的情况下,教学活动将难以取得理想成效。初中数学涵盖众多相对抽象的知识概念,并且知识内容的复杂程度与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之意识到掌握数学理论后可运用其进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对生活及未来的工作都大有裨益,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而不仅将数学成绩的提升作为数学学习的全部目标。在清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后,学生将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且在面对重难点知识问题时,可通过深入分析与自主探索而解决难题。
        1.2强化数学思维的延展性
        具备一定的思维延展性,学生思考问题将会更加深入,思维范围也可进一步拓展,可使学生真正掌握触类旁通的能力。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式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和方式进行归纳,同时再举一反三地对二元一次方程和三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推理和分析。通过此种方式可增强学生对方程系列解题方式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学生可在自主思考与推理的过程中吸收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1.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习自主思考问题,适当表扬独立思考并解答出问题的学生,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开放性习题,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2.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2.1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构建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合理情境,进而找到激发学习学习驱动力的关键点,通过趣味性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其构建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可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利用非逻辑手段提出相应的假定条件,进而使教学情境中存在的猜测性元素增多,使学生在合理的猜想过程中,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的思考,进而使之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供选择的猜想方式较多,除了变中猜想以外,还有定势猜想以及想象猜想等,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考量具体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进而选择最为适合的猜想形式。构建教学情境中,教师应正确看待学生猜想时出现错误的情况,无论学生的猜想结果对错与否,教师都不应多加批评与谴责,而是应注重于此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情况,能否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关注于学生能否突破当前的学习障碍,其逻辑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等等。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这堂课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进行一定的回顾,之后再安排学生猜测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当两个三角形为全等时,是否其三个角同三条边都相等,如果不是,那么则需要学生回答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要的条件,并说出理由。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可分组讨论,在猜测情境当中更加主动与参与数学知识的思考与学习。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可利用几何画板测量法,安排学生以动画的方式对两个三角形重合的理论进行验证。
        2.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点难度大且概念较多,理论化教学过程会让学生倍感乏味。因而,教师应引入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当中,学生可深刻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了解到数学学习的真正意义,同时,也可于实践性的训练过程中使之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在对面积计算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测量一下操场中圆形水池和操场的面积,之后学生就可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相应的计算。再如,对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出几组不同的边长数据,让学生根据数据来进行三角形的绘制,并要求学生在画完之后使用量角器对上述几个图形当中最大角的度数进行测量,并在没有画出图形的情况下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在学生画完图形、测量度数后,则可以一起寻找规律,分析三角形当中最长边的平方同其余两个边的平方存在的关系,并进一步猜想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得到有效激发,可真正实现所学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
        结语:思维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人们可从多个角度与方向进行思考,可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可探索出各不相同的多种解题思路。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基础为依据,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教学中进行经验总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进而找到足以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其思维的延展性、提高其思维的创造性,进而达到数学思维能力全面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江云.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7:88.
[2]曹艳梅.浅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海外文摘·学术,2020(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