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敏
湖北省建始县业州镇鹞子坪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关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达成水平提升。为此,在课程的设计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也要培养其学习习惯、学习思维,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式。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上,要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根据学生的向师性展开教学引导。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对信息化学习资源进行了解,并产生应用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与分析
引言:小学阶段是构建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学习习惯以及学科情感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景式的思考,对每个学习层面展开研究与分析。借助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
在数学教学的设计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等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课程的设计需要具有层次感,引导学生在自我思考预习、课堂学习探讨以及课后练习中形成学习的习惯。
在预习的阶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辨重点以及非重点的部分。小学数学课本的设计贴近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将许多的生活化内容纳入其中。因此,学生常常会对其中的趣味性内容吸引,反而忽视了重点的部分。小学学习是构建学生学习能力的初期阶段,如果学生没有形成注意力集中于学习重点的习惯,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不断地遇到困难。教师需要明确强调课本中的重点内容,使得学生初步形成在思考、记忆中进行思维调节的能力,更多关注重点,记忆重点。
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中,学生的参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新课改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例题的解答进行探讨。通过合作解题的方式,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的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吸收他人看法,找出自己的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较差,教师在学生小组探讨的过程中,要做好监督工作[1]。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复习的习惯。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应用适当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例如,结合课本中的目录,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课本中的知识点。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真诚的情感态度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小学阶段的教学课程内容较为简单,实际需要关注的问题却极为复杂,在许多情况下,教师不仅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还要就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因此,可以看出教师的工作任务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重视与学生就学习的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例如,进行“四边形”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通过问答形式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层思考,同时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知四边形面积、周长等相关计算,强化其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增加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2]。
面对众多的复杂工作任务,教师要做好工作任务的安排,及时地对自我的情绪进行调节。在课堂中要对学生保持一种稳定的态度,这有助于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多地尊重与认同。同时,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更多地观察,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例如,在课堂中某学生出现身体状况的不适,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关注,并且送往医务室,应用温和的态度安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出现身体问题的学生会受到教师态度的影响,班级中其他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地向师性,教师对待学生态度较好,学生往往也会模仿教师态度对待他人。
三、引导学生应用信息化学习资源
在现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数学学习中,通过应用微课、线上课程等不同的模式,有助于学生在预习、复习阶段得到更多地学习引导。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能力有所差别,一些学生在课堂阶段不能掌握全部的内容,会发生知识学习的遗漏等问题。
通过应用信息化的学习资源,例如线上课程,能够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更为便利的学习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自觉性有所不足,在应用各种电子产品、线上课程等过程中,需要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确保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因此,在相关教学引导工作中,教师也要对学生家长的监督任务进行安排[3]。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想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多样性学习方式的掌握等进行关注。通过综合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更好的配合教师教学,从而达到效率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学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8):254.
[2]杨冬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06):232.
[3]杨树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讨论[J].赤子(上中旬),2016(2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