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国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51700
摘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幼儿教师的摇篮,幼专生作为未来广大城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中坚力量,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幼专生的德育教育,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幼专生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然科学 学科教学 德育教育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作为古人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有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过四大发明的辉煌成就。自然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很宽泛,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范畴。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科学学科课堂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加强对学生学科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从不同的视角来发掘德育教育素材,弘扬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简单的阐述。
一、从我国古代的重大自然科学成就来选材
在古代,人类为解决吃饭和取暖等基本生存条件而展开了与自然界之间的漫长的斗争,在这些自觉不自觉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斗争行为中,逐步积累了一些零散的、未成体系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在随后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正是这些零散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奠定了后来自然科学发展的实践基础,为后来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缩短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古代自然科学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集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自然科学发展迅速,以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四大文明传到欧洲以后,加快了欧洲文明兴起的进程。
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可选取四大发明作为幼专生德育教育的题材,如以指南针作为课堂教学案例来讲述,可通过以下案例来展开。
【案例一】指南针
【案例简述】在春秋时期,人们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 (最早的指南针)。东汉时王充在《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详细的记录;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对磁石的磁性强弱及测量方法做了记录;北宋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磁针的磨制及指南特性、磁偏角的存在以及用磁针来装置制作指南龟的方法做了记录。为了更好测定方位,人们在实践中将指南针与方位盘结合后就制成了罗盘。
指南针是用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易仪器,最初主要用在军事和航海方面,尤其是指南针对推动航海业发展的作用极为显著。我国明代的航海家郑和于1405年至1430年间七次率船队远航,率先利用方位指南针导航途经印度洋并抵达红海及非洲东海岸,开启了世界万人以上大船队航海的先河,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亚非航道,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先后到达过36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德育目标】
一是普及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技术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学习古人对自然的探索的精神,培育学生积极向上、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质;
二是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环球大航行,比哥伦布环球大航行早近百年,弘扬了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从我国近代的重大自然科学成就来选材
到了近代,从明代中期以后,由于采取封闭守旧政策,不善于吸收外界先进的文化和经验,以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促进了科举制度的繁荣,压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酿成了落后的局面。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大批有识之士极力推行实业救国,他们的不懈努力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和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取得了一些科学研究上的突破,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被誉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的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奠基人范旭东先生,极力推行科学救国、实业救国,从20世纪20年代起和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著名化学家侯德榜院士一起,带领团队打破西方列强的技术封锁,在纯碱制造、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等化学工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当时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可选取侯德榜为振兴旧中国的制碱工业事迹作为幼专生德育教育的题材,如以侯德榜为振兴旧中国的制碱工业事迹作为课堂教学案例来讲述,可通过以下案例来展开。
【案例二】侯德榜早期的制碱业绩
【案例简述】在解放前,侯德榜与范旭东合作推行实业救国,其早期的业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成亚洲也是我国的第一座纯碱厂,并在1926年生产出中国“红三角”牌纯碱获万国博览会金奖,一举打破了洋碱的垄断;
二是建成中国第一座合成氨、硫酸、硫酸铵、硝酸的联合工厂,解决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
三是拒绝德国等西方工业国提出的辱国条件,研究成功新的纯碱制造工艺—侯氏制碱法,打破了西方列强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德育目标】学习侯德榜等老一辈科学工作者伟大的爱国情结、利用科学推行实业救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育他们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他们的爱国品质。
三、从改革开放前我国的重大自然科学成就来选材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海内外广大优秀中华儿女踊跃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新中国实行严格封锁的情况下,于改革开放前的短短三十年间,在军事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两弹爆炸成功、一星发射成功的伟大成就,打破了美国、苏联等核大国的垄断,保障了我国的国防安全;在医学方面,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在西医领域零的突破;在农业方面,袁隆平团队的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突破制种的关键技术,奠定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舟货运飞船、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量子卫星的研发成功,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组网成功,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的落成并启用,物联网技术运用,5G技术的运用等等,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可选取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事迹作为幼专生德育教育的题材,如以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事迹作为课堂教学案例来讲述,可通过以下案例来展开。
【案例三】杂交水稻培育点滴
【案例简述】1960年,时值中国两年的天灾时期,袁隆平在湖南省怀化地区安江农校任教,他在农校的试验田里意外发现一株性状分离的特殊水稻,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为了验证,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为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开始尝试培育杂交水稻品种。1961年春,他把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经过一个季节的培育,证明了他的判断,激发了他用科学技术振兴农业、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科学梦想,开启了中国杂交水稻培育的伟大征程。1966年2月,袁隆平的科研论文开山之作《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上;1973-1975年,籼型杂交水稻配套成功并攻克制种的关键技术。
【德育目标】通过案例,我们要从以下几个点来向袁隆平院士学习,一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有自己的专业判断,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判断。二是永不放弃的科学精神;历时十多年,遇到困难永不放弃,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三是伟大的爱国情怀;心怀人民,关心人民的温饱,以解决中国人的吃饱饭为自己最高的追求目标。
综上所述,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各门自然学科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素材,培养幼专生的优良的德育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四大发明》.百度百科,2019.09.04;
[2]夏侯楚.磁铁 从司南到超级储能王.北京日报,2014.03.05;
[3]《袁隆平》.百度百科,2019.09.03;
[4]宫利艳.天津市塘沽区域教育政策个案研究.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1.03;
[5]安址生等.全球变化科学的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