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对策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2期   作者:张旭 戴春迪
[导读] 着眼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重大任务,提升军队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亟待解决
        张旭 戴春迪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指挥管理系政治工作教研室
        摘要:着眼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重大任务,提升军队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亟待解决。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帮助学员不断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关键词:校园文化  育人功能  主业主责
        提升军队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着眼赢得青年、赢得未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红色基因传承为根脉,以培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重点解决好理想信念、学习成才和立身做人的问题。 培养造就大批理想信念崇高、强军意志坚定、勇于开拓创新、人文底蕴扎实、道德品质过硬的新时代革命传人。
         一、聚焦主业,持续强化校园文化的战斗力
        文化是精神的血脉,军队校园文化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聚焦主业突出战斗性。军兵种特色校园文化在发挥其育人功能效用上,要突出兵味、军味、野味、战味,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和随时准备打仗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荣誉感。
        (一)聚焦“战”树牢打仗导向。打造铁甲特色校园文化必须着眼培养“精气神”、突出战斗性。始终牢记习主席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把着眼点放在巩固和提高战斗力上,坚决防止和克服偏离战斗力标准抓文化、脱离任务需要搞建设,充分发挥强化战斗力意识、固化战斗力标准的导向作用。把文化当作与武器装备同等重要的“精神装备” ,在寻求战斗力新的增长点中更加重视文化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地注入战斗元素,以文化力催生战斗力。把教研训有功、有为、有奖活动纳入铁甲文化内容,使文化活动紧紧围绕强化学院官兵为战育人,争一流、打胜仗的意识展开,与军事训练相衔接,不断为官兵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二)聚焦“物”营造环境激励。环境塑造是常态影响,让官兵内部之间比学赶帮超成为常态,坚决抵制攀比偷懒、嘲讽优秀,充分发挥老班长、老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拓展战场文化、走廊文化、道路文化、竞技文化、演艺文化、广场文化的战斗功能,使英勇善战文化充满兵味、野味、战斗味。开展好文化活动,定期开展讲战史、学战将、析战例、观战影、唱战歌等活动,增强战斗文化内涵,活跃战斗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宣读誓词、礼仪典仪等仪式教育活动,使官兵在特定的情景中受到洗礼和激励。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开展一线的哨位文化、机动途中的车厢文化、野外驻训的帐篷文化、战斗前沿的火线文化等,让战斗文化气息辐射到各角落,渗透到任务全过程。
        (三)聚力“气”培塑血性胆气。把理想信念、优良作风、军人荣誉、尚武精神等战斗文化元素,贯穿到执行任务的全过程,体现到训练、管理、教育的各个方面,真正使校园文化建设向中心工作渗透、向一线延伸、向战斗力聚焦,着力培养官兵“见红旗就扛”的荣誉意识,“遇任务就上”的战斗精神,“以吃苦为荣”的奉献品质,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意志作风。

日常工作中把校园文化透过挑战性、对抗性和实战性任务渗透,通过组织比战斗信念、比战斗血性、比战斗品格、比战斗作风等竞赛活动,优化战斗文化机制;培养官兵敢打必胜的优良作风,培育官兵英勇无畏、敢打敢拼的胆识血性。结合大项演训任务,深度研练备战打仗“动员案”加强特情处置演练,增强官兵战场适应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广泛开展火线立功创模活动,开设“战地广播” ,编播“战地快报”,组织“战地故事会”和“战地家书诉忠诚”活动,大力培树战斗典型,培养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二、立足主责,持续拓新校园文化的契合力
        军队建设目前正处于改革转型的攻坚期、练兵备战的紧迫期、建设发展的爬坡期。特色铁甲文化作为独立的兵种文化,立足主责,迫切需要创新求变,坚持高起点、长远规划,提升建设质量。
        (一)紧跟体制编制变化,创新形式。创新开展铁甲文化,要充分挖掘学院优良办学传统和教育思想,提炼办学经验、院(校)精神,同时吸收新时代军事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精华,形成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和院校精神,使之成为全院官兵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以国际视野推进铁甲文化创新,吸收和借鉴国际高等军事院校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使官兵的思想观念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积极开展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工程建设,有效整合发展理念、方针、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把学院现有的深层无形的资源和外在有形的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展示学院铁甲文化独具魅力的新形象,使学院在文艺活动、建筑风格、校园环境布局、强军标语、院训等方面,达到高度协调一致,逐步完善具有铁甲文化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另一方面为了增强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及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还要办好装甲兵科技作品和有关学术的展示、竞赛、研讨等活动,精心策划官兵文艺体育活动,通过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风正、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增强官兵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紧跟使命任务变化,拓展内容。做为高等教育任职院校,文化育人要在与中心工作的结合中提高地位、发挥作用,保持旺盛生命力。要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开设铁甲文化、装甲兵史、装甲兵院校史等专题授课,把战时政治工作贯穿综合战术演习全程学;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并实施好校园建设,大力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已有设施功能,以创建清幽秀雅、富有人文底蕴的校园环境为目标,着力推进文明绿色校园建设,为广大官兵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要加强校园文化景观的系统设计,利用建筑、雕塑、碑刻、户内外文化装饰等校园景点彰显装甲兵兵种特色,突出人民装甲兵精神,教育感染官兵;全面、系统宣传学院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成为铸牢军魂的“红色课堂”、锻造精兵的“绿火热熔炉”、培育人才的“迷彩堡垒”
        (三)紧跟传播方式变化,构建平台。新时代官兵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现代,打造铁甲文化要在传统中嵌入时尚创新驱动,积极适应青年官兵求新、求异、求奇、求美的思想特点,紧扣时代主题,注重搞好“传统”与“现代”接轨,大胆吸纳时尚“因子” ,利用5G时代互联网络打造“智慧校园” ,把互联网和新媒体作为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新载体,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文体社团、俱乐部的组建、运作和发展,可探索开设学院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形成新媒体矩阵。一方面要依托互联网加强校园网络工程建设,发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等文化工程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网上图书馆、网上文化馆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新时代文化精品在校园网上传播。另一方面是针对网上各种社会热点、各种文化现象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的特点,主动对官兵进行引导,加大对深层次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度,运用详实数据和生动事例,化解官兵的思想困惑,把官兵的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