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银
上饶市第四中学 334000
摘要:针对高中政治的教学,应该要明确新时期的教学改革目标,同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做好有效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结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研究分析
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要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做好具体化的教学设计,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目标,并论述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建议,希望对后续的教学工作开展有所启发。
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帮助学生基于我国的政体和国体关系来深化对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的理解,并理解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⑵.强化学生对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⑶.不断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祖国统一发展做贡献的思想意识;
⑷.不断强化和培养学生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奋斗的志向。
3.价值目标:
帮助学生深化对祖国的热爱意识,并帮助和强化学生不断树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
(二).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来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和掌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动及国家管理形式,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⑴.让学生能够了解政体的含义、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类型,另外包括对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方式及其行使权利与履行职责(职能)的方式的认识和理解。
⑵.引导学生能够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并做好深化的认知,引导学生能够列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和权力,说明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帮助学生理解和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一国两制” 方针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等。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
⑴.组织学生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究,促进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能够做好对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应用,帮助学生能够借助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做好对我国的政体及与我国的国体相互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等。
⑵.不断增强学生借助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合理的使用唯物辩证的方式来做好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以及“一国两制”的关系的分析理解
⑶在完成基本性的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做好对学生深化的引导,增强学生对于国家政治制度(即政体)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在港澳回归祖国的先例后,顺利完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论思考认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难、热点解析:
⒈明确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或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国家管理形式)、及与国体的相互关系。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要深化学生对《政治常识》最基础的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要帮助学生明确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国体(国家性质)的相互关系,在方法论上应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比较的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⑴. 政体、及国体与政体的相互关系,
本课的核心理论就是国体与政体关系的理论。
①.关于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政体是国家的表现形式。没有适当形式的政体就不能代表国家,也不能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因此,建立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政体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说:“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
②.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是国家的实质、内容,政体是国体的表现形式。统治阶级历来都十分重视政权组织形式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国家的政体,以反映并服务与相应的国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作用。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结语:总体来说,针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教学应该要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落实.知识和能力目标,这就需要把握教学重、难、热点解析,结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展开实践论述,增强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影.“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05):74-77.
[2]胡凡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10):54-55.
[3]朱颜.“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07):57-59+64.
[4]唐蓉.“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