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妙仙
(浙江省杭州市创意城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52)
星期五下班铃声早已响过,我正准备回家。忽然办公室里跑进一个女孩,一句话也不说,涨红着脸塞给我一个本子。我很诧异,接过一看,却原来是歪歪斜斜的三首小诗,一看署名,是她写的。她,是我刚接的六年级班的,可以说在班里也是“大名鼎鼎”的一个。在接班前,对于她我就早有耳闻:期末考唯一的语文不及格者,也是几门课都不会及格的人。没想到,她今天竟然在“创作”诗歌了!我恍然想起,近期我们在学习古诗词,我曾提过有兴趣的孩子也可以写写小诗,也表扬了几个写诗的孩子,可能是这些让她有所触动了吧?看着那稚拙的,甚至可以说是毫不通畅的表述,一种惊喜充斥我的心!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岁月悄然带走了我曾经的青葱芳华,不变的依然是一颗赤子之心。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多年的语文老师,我时常在想,语文到底该教些什么?语文学习到底该在孩子们心底留下些什么?现在所学的,对于孩子二三十年后有多少的助力?说来惭愧,我不是名师,也无法成为名师,无法给我的学生先进的理念,新颖的学法,我只是以一个普通语文老师的身份,如蜗牛爬树,尽我所能,在三尺讲台前肆意挥洒我的激情和理想——我想在我的学生心中播下一颗文学的种子,将来有一天,即使他生活在粗茶淡饭中,也会有那么一点儿诗意,能将喜怒哀乐诉于笔端,倾于文字。
愿望是如此得美好,怎样让它有变成现实的可能?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做了这样的几件小事,希冀孩子们可以有一些收获。
一、做好课外阅读摘抄
我所带的班级,每个孩子都有一本摘抄本。让学生做摘抄,是大多数语文老师会布置的作业,我也不例外。但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往往是任务观点,一抄了事,不仅没有增量,甚至会加重负担,从而使学生产生抵触。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这件事,我就和学生一起做,上个学期我也摘抄了76页。我要求学生是一星期一交,给足时间,不过每次至少交3页,无谓本子大小,只要工整抄写,但这几页所摘抄的都必须有批注,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哪怕在旁边画插图也行,至少说明学生在边读边思考了,已然达到了作业的目的。当然批注越细致越好,而且每次上交时至少要写一次读后感想,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之间。在摘抄的内容中,还要求背诵其中的一些,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都可以。由于作业的要求有分层次,对于学生来说不存在多少困难,还是易于完成的,很多孩子在看书的时候,会很自觉地把摘抄本放在一边,看到好的就记下来,常常超额完成作业。
语文课上,在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得益于平时的摘抄,常常会突然蹦出来一个好词,一个佳句,碰到这种情况时,我会毫不吝啬地拿起红笔,在他的课文题目旁打上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并让大家齐说这个词或这句话。学生们其实很幼稚,他们会很崇拜这些同学,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想到,为了以后多得这个五角星,摘抄也会更加认真。
对于做得特别好的孩子,我会把自己订阅的《微型小说》、《博物》等杂志作为奖品,送给他们。这些,也许会给这颗种子带来比较肥沃的土壤吧。
二、上好“两节课”
周五下午的第一节是语文课,在我们班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单周这节课是诵读课,双周这节课是赏析课。学生们根据这个规定,自觉地按照学号顺序,每次10个学生上台展示。碰到诵读课的10位学生,有一星期的准备时间,他们可以从看过的课外书中,亦或是学过的语文书中,搜寻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段落进行诵读,抑扬顿挫也好,声情并茂也好,由全班学生进行积分评价,对每次的第一名采取一些奖励。当所读段落产生共鸣时,特别是古诗文段落,我也会毫不顾忌形象,和孩子们一起摇头晃脑,变成全班齐诵。
我每周布置一篇作文,我认为作文在精不在多。对于这些习作,篇篇评改打分,让学生心里有底。特别是好的习作,在晨间或午间,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细致地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找到习作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可以在同学中找到学习的榜样,让他们觉得写好作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等到了赏析课,10位学生依次在大屏幕上展示文章甚至是自己的习作,从结构段落、遣词造句、写作特色,方法形式等多方面进行赏析。而对于一般的习作,也不抹杀孩子的创作激情,只要有波浪线划的,无论是一个词还是一个句子,都可以在这个时间段,站起来大声朗读给同学们听。当然,对于作业本上的小练笔也是如此,写得好的我会在旁边打上一个两个五角星。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两节课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总是兴趣满满,不愿下课。
三、师生习作打擂台
在教室的墙面上以及外面走廊上,我们贴了很多的习作。这些都是学生自己贴上去的,除了部分的课堂作文,更多的是他们自称灵感来时的佳作,其中还包括我自称灵感来时的拙作。我常常“忽悠”学生,灵感稍纵即逝,等它来临时,一定要拿起笔赶快写,这一定会是你写得最好的,你最得意的佳作。为了让学生这样做,我自己也只好勉为其难,时不时写写下水文,或是来一些小创作,美其名曰“师生习作大擂台”,贴在一起让学生观摩评价。当我们学完两组古诗后,我写了和李白有关的《浓郁如烈酒》,和苏轼有关的随笔《一蓑烟雨任平生》,学完有关“生命主题”后,写了篇抒情散文《生命,悄然为自己绽放》等,引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好多学生会在星期一把自己的习作贴在“擂台区”,我们也不管他写得好不好,贴上去都给表扬。下课了,大家就围在习作前品论一番,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激情,有学生曾洋洋洒洒,把中国二十四史编写成了好几页的七言诗,被同学崇拜。甚至有孩子说是灵感来了,半夜起床写诗,把父母吓一大跳。我想,他们爱写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另外,如果碰到所教班级要进行作文调研,我会按调研要求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次习作评改后,按组里成员的分数进行评比,得分最高组的学生每人都有奖励。孩子们大多有团队意识,也有争强好胜的心,都不愿意自己组是最差的,为了整个小组的荣誉,尽力完成,拖后腿的自然也少了,即使有个别不写作业的,在同学里也过不了关。一次次写,一次次比,在比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大家的习作也都有了进步。或许,这些无意中能给种子充足的水分、温暖的阳光吧?
多年过去,不知我的愿望可能实现否?但我想,凡此过往,皆为序章,不必奢求颗颗种子都能开出多么绚丽的花朵,只要有一颗种子,只要它能发芽,哪怕就一篇叶子,一切就都刚刚好!今天,这个跑进办公室的女孩给了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