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国枝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 253700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必修的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消化吸收全部数学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很大一部分中学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枯燥无聊,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倘若学生的这一认知依旧根深蒂固,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始终滞留在瓶颈。所以,初中数学教师理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竭尽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在新课改背景下,
引言
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每位教师探究的重点内容,教师从改变传统课堂入手,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在轻松氛围下自由、快乐地学习知识。在有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谈天说地,学生却在下面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兴趣,无法投入到数学探究中。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以高效课堂为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一、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数学这一学科往往是很多学生的难关,学科内容繁杂,知识点枯燥,很多学生厌烦数学这一心理状态很多是从中学阶段开始的,老师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掌握效果,避免课后学生再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其次,课堂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解题思路及解题步骤的理解,构建数学已学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对于高效课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老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断优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形式化
部分教师还存在教学形式化的现象。他们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美观度,如PPT的展示,重效果轻内容,直接导致教学内容与技术应用过程的脱节,没有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用。另外,教师对部分知识点的讲解不深入,导致学生学习的一知半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若想实现高效率的思维引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保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显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不习惯于自主思考问题。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过分畏惧,师生之间压抑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导致学生丧失补全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终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教学评价缺乏针对性
在传统教学评价下,教师始终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导致教师看不到学生的进步,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建立。教学评价有时也只是为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并不是研究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这不利于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导致教学评价失去了其本身的实质性意义。
三、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
众所周知,仅仅凭借课堂上的老师热心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老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模式如互动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渴望。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讲授中心对称有关内容时,老师以“什么是对称图形”引起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老师在引导之下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后让同学举一些身边随处可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或者是动手创作,发现随手的中心对称图形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学生也要及时评判是否符合中心对称图形的要求,夯实数学基础和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场景模拟,趣味情境激发其参与积极性,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在活动过程中积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经验,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简单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应用知识解决难题的快乐。
(二)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资源,使学生主动质疑数学教学,在观察探究中掌握教学知识。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机械灌输课本知识的现状,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拓展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例如在《图形的旋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释旋转的概念和形式,使学生学会根据要求旋转图形。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风车转动、火车前进、树叶飘落、钟表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旋转运动,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独立总结出旋转的概念,再由教师利用动态资源演示旋转过程,加深学生对旋转的了解。接着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是由什么图形旋转而成的,如果一个图形围绕某一点旋转n°,那图形上的任意一点旋转了多少度,动手试一试。之后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操作运用能力,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旋转现象和旋转而成的图片,以此来拓展旋转这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在探究操作中提升教学效率。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彩票这一生活化的案例导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将彩票的中奖机制与基本工作原理向学生进行介绍,然后引导学生计算彩票中奖的概率,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销售额与中奖金额的差异,了解彩票的盈利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指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四)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领悟数学知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更对整个自然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虽然很庞大,但是知识层次涉及较浅,因此初中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鼓励学生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思考问题,保证清晰的解题思路。其次,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杜绝采用题海战术,而尝试使用举一反三的习题讲解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习题信息。最后,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适当引入一题多解理念,避免学生在长期练习中丧失思维活性,产生惰性。唯有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结束语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努力探索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外界力量,使用现代化工具,增加学生兴趣程度,让师生双方在互动之中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深入教学,为高年级及之后的数学学科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浩.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分析[J].华夏教师,2018(35):92.
[2]蔡霞.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0.
[3]马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C].018:1020-1023.
[4]张多禄.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C].,2018:465-466.
[5]高丽.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C].,2018:8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