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2期   作者:姜月
[导读] 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谈一些体会。
        姜月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小学     628024
        
        多媒体课件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了鲜明的事实和经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还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培养;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为了都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只有在课堂中恰当、巧妙、有效地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大的功效。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谈一些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儿童心理的情景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索知识的境界中,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画面:周末,同学们去野餐,在优美的音乐的伴奏下,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来到了郊外,贴近生活化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跟着提出问题:“把4个苹果和2瓶水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得多少?”学生答后,动画演示分得的结果,这样非常直观地显示出“平均分”,加强了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概念的理解。接着提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演示“一半”,提出“一半”用什么数来表示?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分数的认识。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电脑演示,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解决了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展现知识形成过程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
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  ,加  深  对  知 识 的  理  解,并 逐 步 了 解 知 识 的 形 成 过 程 。例 如  :在 教 学“三角形面积”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即利用计算机课件的鲜艳的色彩,旋转的画面,直观形象地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等一系列动感的画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通过图画生动逼真地显示出图形的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同 时 配  以  动  听 的 声 音 ,这 样  既  有 利  于 学 生 多 方 位 、 多 角  度 的 观 察  ,又 有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里无需教师用较多的语言来表述,学生就自然悟出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中“除以2”的道理,顺  利  地  实  现 了 知 识 的  转 化 、迁 移 ,强 化 了 新 知 。将  静 止 的 事 物 活 动  起 来 ,化 静 为  动 ,使 学 生 获 得 正 确 、清 晰 的 概  念 ,牢 记 三  角  习  惯  的  面 积计算公式。
三、运用多媒体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课件中由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同步的优点,是其他教学方式难以替代的。它可以创设出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和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多媒体演示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3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3分钟就有了3段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走的路程和。此时无需教师更多言语,只需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楚、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又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由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但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显示屏幕上仅凭那一部分一闪一闪,并配有恰当的音响效果提醒学生注意,学生便一目了然,自己归纳出梯形面积的公式。
        由此可见,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降低了理解的坡度,难点得以突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利用多媒体 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玩”中“学”,“学”中“玩”,以获得直观的经验和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数学活动课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我们在教学活动课中使用这以手段,无疑会收益更大。例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动态演示角的形成: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
        总之,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学习境界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