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平
东莞市塘厦第二小学
【摘要】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论述。从“发展”一词可以理解,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更多的是指后天培养。这就凸显了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与发展的教育价值。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必须引起一线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思想 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1]因此,数学思想可以被看作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的核心。
二、怎样“准确把握知识本质”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 [2]教材的内容一般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另一条是数学的本质。数学本质是课程内容的核心,也是教材的主线。但数学本质作为隐性知识并没有呈现在教材文本上。解读教材时,应吃透教材,将知识本质显性化,力求落实培养学科素养的目标。
以《认识加法》一课为例,教材通过合并气球和点子图让学生理解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但建立加法模型才是本课的精髓。
三、怎样有效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
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长期地、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问题中迁移思想与方法,为培养数学素养“点火”。
数学课堂中,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学生利用相关联的知识、方法、思想等进行思考、归纳,利用旧知学习新知,利用“旧”的思想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新进展,也会收获新的发现。“问题引领”指向的是所学知识的数学本质。
比如转化是常用的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时:
可先设计任务驱动问题:“十六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再回顾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通过“这对你研究多边形内角和有什么启发?”的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利用转化的方法求出五、六、七边形的内角和。
最后利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它的边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来发现规律。
整个探究过程渗透了化繁为简、化新为旧的方法和合情推理的思想。
(二)应用中体现思想方法,为发展数学素养“助推”。
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掌握思想与方法,离不开训练。教师应当改变训练仅为掌握知识技能服务的观念,力求在知识应用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1-= -=( ) -= ( ) -=( )
用你的发现计算下面这道题。
+
这道题分两个层次:
1.通过几道算式的计算、观察,发现规律:-= ,渗透合情推理的思想。
2.通过思考、操作与交流,学习运用规律解决巧算的问题,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的应用。
(三)回顾中提炼思想方法,为提升数学素养“二级点火”。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回顾反思的核心目标是积累活动经验,促进思维的发展。反思能力难以自发形成,主要依靠后天的学习,教师应当加强回顾反思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每节课接近尾声时都应有一个回顾反思的环节。教师要利用好短短的几分钟,引导学生追溯知识的探究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炼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得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
(四)整理中强化思想方法,为发展数学素养“调姿”。
基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整理与复习,目标是梳理学过的相关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总结和提升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整理复习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内化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我会学”的能力。
例如,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可整合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不规则图形与组合图形的面积进行整理与复习,进一步沟通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提炼并强化转化的思想。通过这种系统的梳理,学生能感悟在平面图形的学习中,转化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后续学习立体图形时,学生就会自觉迁移转化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求体积的问题。
准确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潜移转化、明确呈现、长期坚持”。[4]学生只有“掌握双基、提炼思想方法、学会运用思想方法”,[5]才是真正具备了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化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
[2]中化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5]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