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丹
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六中学 441025
【摘要】:多媒体的使用合理与否,是决定语文教学得失的一个关键。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单纯地以色彩缤纷的画面, 代替了学生的情感朗读和再造想象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受课件的牵制,也不能只围着电教平台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亲近文本,深入揣摩精彩的语言文字,通过品读、赏读 ,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学会积累语言,做到既了解主要意思,又能悟出道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语文素养 多媒体 合理使用
【正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使他们具有适合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水平,阅读水平,写作水平,口语交际水平。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所以,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易被感知 ,易吸引学生 ,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若使用不当 ,则画蛇添足 ,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备课时没有经过周密的思考,仅仅盲目使用,图表面热闹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心中无数,这样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脱节,达不到预期效果。一些公开课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有的仅仅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表面上看是使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而实际上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多媒体仅仅起了一个花架子的作用。如,一位教师上《可爱的小蜜蜂》时,课堂上他忙忙碌碌地用课件展示了一张又一张的图片,还问问说说,播放完了所有的图片,又让学生再重新看这些图片一次,整个课堂“见图不见文”,试问师生互动在哪里?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所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信息手段时必须要注意:明确目的,立足于实用。该用的要积极去用;可用可不用的则不用;没有必要用的坚决不用。再如学习《刻舟求剑》一 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中的寓意,而这个寓意应该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来领会。但是有的教师教学时,用电教媒体代劳了学生理解故事内容的过程,使学生直接跳过了对故事文本的理解。上课时,教师出示一场动画,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宝剑从船上掉进水里,船开走而落入水中的宝剑却没有随船走动,船靠岸后,仍从船舷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宝剑,显然是捞不到的。经教师引导,学生轻易地就领会了课文的寓意: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处理事情,而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问题。这样使用电教手段来教学课文,还不如直接让学生看一会动画片得了。缺少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如何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呢? 电教媒体有其优势,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切不能摆花架子。 要把理解教材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
理解是通过独立思考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理解。理解是水平的标志,小学生年龄小,实践经验少,对教材中的某些片段、词句、概念、定义理解有困难。通过与教学内容相适合的电教教材,可使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易懂的感性材料,协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规律,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如《题西林壁》这首诗,在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岭”、“峰”的直观现象,教师用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展示了庐山两种不同的现象:从正面看,它是一道峭拔的险峰;从侧面看,它是一堵逶迤的山岭。学生从画面具体形象的感受中,不但明白了“岭”、“峰”两种不同的概念,而且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的印象 也不同。在讲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诗时,老师又适时出示一张图片,展示出诗的情景,创设了诗的意境: 因为“我” 置身于庐山中间,处在群山环抱之中,不能不受到它的限制和影响,看到的都是些片面的、局部的东西,因而对于它的整体、全貌,反而无法弄清楚。一张具体形象的图片,加深了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进而领悟了诗人所提出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的哲理。
多媒体的使用合理与否,是决定语文教学得失的一个关键。在设计课件时 ,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单纯地以色彩缤纷的画面,代替了学生的情感朗读和再造想象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受课件的牵制,也不能只围着电教平台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亲近文本,深入揣摩精彩的语言文字,通过品读、赏读 ,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并学会积累语言,做到既了解主要意思,又能悟出道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参考文献】: 1《“蛋炒饭 ”与“饭炒蛋 ” ——论在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手段》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小学语文电教媒体使用要合理》Lucky
4《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法的应用研究》黄宝莉
5《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误区分析》孙众、余胜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