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敏
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253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下,教育发展的理念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在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在教学中着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因此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应用
从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学校教学体系的整体教学思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所实施的课堂教学逐渐由传统的在知识传授型的课堂教学向能力培养型的课堂教学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十分关键,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细化知识的讲解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但是也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有较大的依赖,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难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而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导图属于一种思维工具,在思维导图的促进下,学生会的形成系统化的数学学习逻辑,对于提升学生思维逻辑水平,以及数学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思维工具,能够以图形的方式对思维的过程进行展示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起初是以笔记的形式出现的,目的是以更少的文字来记录更多的内容。从记录的方式上来看,思维导图的信息记录方式与传统的信息记录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信息记录方式属于线性的信息记录方式,因此一条记录仅能记录一个内容,而思维导图属于图形化信息记录方式,属于分散式的信息记录方式,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内容。在思维导图中,每一个图形节点实际上都代表可思维的拓展方式,因此思维导图所描绘的图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思维的过程,是一种思维过程的直观展示。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首先需要确立一个主要的概念,通过图形的方式对思维的节点进行展示,在思维导图绘制的过程中,思考是不断深入的,同时思维导图也能体现思维的发散性,因此通过对思维导图中思考节点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一个思维的节点可以推导出多个方面的思考。因此可以将思维导体看做是思考方式的记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很难将思维方式进行具象化,并展示给学生。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涉及到较多的逻辑思考性的内容,同时知识的内容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以仅仅依靠语言对相关知识的思考方式进行展示,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够通过图形的方式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展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在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其自主性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因为学生在观察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主思考的过程,能够让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到方法层面上,提升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2.1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从数学知识的特点上来看,知识之间存在的较大的关联系,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数学学习水平,教师需要从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上入手,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另外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的得到落实。
在此教学要求下,教师需要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构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学生的自主性作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升。而思维导图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思维导图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呈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让数学知识更加的通俗易懂,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比如在《因数与倍数》的教学中,该部分教学内容有较强的抽象性,同时还涉及到四则运算相关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口头讲解,一方面教学的效率比较低,另一方面学生也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无法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绘制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帮助学生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2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小学数学知识的内容相对基础,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仍然感到十分的困难,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思维能力水平不足,限制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十分关键。而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具有很大的优势。我们前文提到过,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思维过程的直观展示,因此能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重要的途径,这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应用思维导图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个知识点,作为思维导图的起点,在课堂教学带领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加强对知识的思考,同时在以往学习中一些遗漏的知识点也能得到完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提升。比如在学习“认识多边形”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两个问题;多边形按照边可以怎么分?如果按照角又可以怎么分,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按照讨论的结果绘制出有关于多边形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2.3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下,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成为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重视起来。此, 从小学生开始培养创新思维, 能够让他们养成从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从而使他们的人生发展之路能够按照他们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进行。同样,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利用,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构建。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将基础知识或延伸阅读等内容讲完之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绘制一个相应的树状图或者其他类型的思维导图,并进行全班分享。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结:
从小学数学的知识特点上,多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至关重要,是现代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同时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是,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来对课堂进行规划,通过将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的数学教育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思维导图是将思维过程具现化的重要工具,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导图,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推进素养教育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思维导图的应用重视起来,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应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伟.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名师在线,2020(25):17-18.
[2]陈少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92-93.
[3]石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解析[J].新课程(小学),2019(11):134.
[4]田乃宁.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