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梅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014400
摘要:因为职高学校生源水平不一,且部分学生缺少扎实的学习基础与良好的学习习惯,面对职高数学较强抽象性与理论性的内容,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十分困难。出于提升职高学生数学考试成绩,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应立足数学课堂,将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做好,在此基础上培养其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以旧带新、查漏补缺,将课堂管理与教学环节落实,从而让学生扎实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对此,文章将着眼职高数学课堂,简要分析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的有关路径。
关键词:职高数学;初中数学;衔接路径
引言:初中毕业后,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进入职业高中学习,而这部分学生是普通高中录取完后剩下的学生,就笔者所在的这所旗级职业高中而言,每年的生源是全旗两千五百多名初中毕业生中,中考成绩普遍在后五六百名的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没有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数学,很大一部分学生简直“谈数色变”,这就是当前职高数学课堂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作为数学教师,应立足教学实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笔者和同事们共同做了一个课题研究,题为“初高中知识衔接在职高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有关学生怎样将初中数学有效衔接职高数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也总结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方法。
一、学生心理认识以及数学课程需求变化分析
第一,学生心理变化。进入职高后学生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在初中时期的学习就处在中下水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难以得到教师与同学的关心,严重挫伤学习兴趣、缺少学习动力,所以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很不理想,特别是数学课程其自认为无法学好,还有部分学生因自身畏难情绪而逃避数学。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做到“以生为本”,了解研究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史”,重点关注数学学习困难大的学生,帮助其突破畏难心理,建立学习信息]。
第二,教学课时变化。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相对较少且课时多,教师可以进行细致讲解与充足练习。可进入职业高中,因为增加了专业课学习比重,相对减少了文化课的课时,加之增多的数学知识点、增大的课程容量,使得学生很难全面理解各个知识点,也是因为上述因素,致使职高新生难以尽快适应本阶段的数学学习。
二、简析职高数学课堂初高中数学知识相关衔接路径
强化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扎实复习初中基础知识。如果学生初中数学知识没有过关,会对职高数学学习造成直接影响。大部分职高学生的现实情况是知识基础较差,思维方法没有训练到位,在走进职高后会产生一定的畏难甚至是自卑情绪,要是不能强化对初中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学习新知过程中会遇到更多障碍,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往往是越学越不懂,最终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所以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重拾自信,是职高数学教师首先解决的重点问题。而能使学生重拾自信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把初中、甚至在小学就落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补起来,办法有两种。
第一,在高一新生入学后,不急于开展高中知识的教学,而是把初中知识划分为几个专题,引领学生复习掌握。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像初三教师的复习课一样,这样的话初中老师没教会的学生,高中老师依然教不会,在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有爱心、有耐心、低起点、慢进度、细剖析,对学生多鼓励勤表扬。
课下和学生多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初中时的数学学习情况,包括整体成绩的好坏,各个专题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情感上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并且和他们强调职高数学较普高数学而言,学习内容少,每块知识都比较浅显易懂,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二,在高中三年的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要细心备课,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给学生做一个课前复习导入学案,这样的话,就可以把初高中知识进行无缝对接。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为例,教师在备课时找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衔接的,初中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二次函数”, 常见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做学案时,针对每一种方法都配以相应的针对练习题,引导学生边练边总结,“二次函数”中的复习重点是,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其与x轴的交点情况 ,这样,就为学生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排除了障碍做好了知识铺垫,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制作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表格,如表1所示
分类
R
表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表
学生制作完成表格的过程,也是对“三个二次”的深刻理解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复习也不是一就而蹴的,如在学习函数的定义域时,有很多学生又忘记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对此,教师应引领学生再加强对不等式解法的复习巩固,可以在复习导入学案上出以下典型练习题:1.解下列不等式、、、等,在批改后少数学生在与存在困难,教师应过一段时间后再布置相类似的习题进行训练,通过反复巩固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融汇贯通,彻底掌握。
第三,严格做好学生“衔接学习”的管理。从某种角度来看,学生是构建数学知识的主体,可是在高职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第一,学习自觉性、自主性较低;第二,缺少合适的学习方法;第三,学习习惯较差。如果缺少必要的学习管理,将思维与心理存在的障碍及时排除,学生则难以清楚掌握自身学习行为,导致其逐渐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增大班级“差生”群体。有关管理,需将基础年级作为切入口,相对初中数学学习职高数学属于一次飞跃,不管是思维模式、学习内容还是学习行为及心理均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文章建议的主要做法如下:首先,针对高一新生,应尽快引导其转变角色,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学会数学学习方法。其次,开学第一堂数学课,教师需对全体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要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比如准备好初中数学学习资料,以备随时查阅、上课时养成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的习惯;再次,认真完成作业,不会做的题目向他人请教,杜绝抄袭;每周末要上交一次本周的订正作业,由教师抽检且结果和期末总评相联系。这样是为了培养学生形成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在订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还需引导学生优化相关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课下及时进行复习与总结。最后,针对个别学生存在的学习弊病,例如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不认真听讲以及扰乱课堂纪律等行为,要耐心地反复劝导,必要时给予帮助。学习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将其贯穿整个职高学习过程,由此才会真正对学生的思维与学习习惯进行有效培养[2]。
结束语: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做好,属于“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也是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通过职高数学课堂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转变以往不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裘秋朋浅述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J]数学教学研究2002,(9).
[2]黄燕妮.浅谈职高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8):157.
[3]刘玉林.在职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