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杨晓利
[导读] 当前,在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道德认知发展方面的规律性

        杨晓利
        山西省壶关县教育局          047300
        摘要:当前,在小学阶段,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道德认知发展方面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从道德情感上渲染,道德行为上促进实践,让小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氛围的熏陶影响。首先,小学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为学生树立一个标杆和榜样,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为课堂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互动开放的网络教学形式可以丰富德育工作的教学方式。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时代对小学生及其德育工作的影响,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方式,并不断提高道德教育的工作质量。本文将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措施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且结合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提出相应的看法与意见。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实践
引言
        对小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在专门的思想道德过程中进行教育,而要把德育工作落实到每一门课程当中,落实到校园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当中。要加强教师之间的联合互动,从教师的职业角色要求和职业发展的角度,给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培训,让小学生处在一个德育气氛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促进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接受道德教育的洗礼,从而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所以,系统开展面向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学科的特点,形成一定的模式,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从校领导到教师再到普通的职工,甚至是学校的后勤职工,都要给学生树立道德学习的榜样。从管理方面来看,也要加强对所有教职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监督,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1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
        德育工作的质量会影响学生今后价值观的形成和人格塑造的效果,所以德育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从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看,他们的言行举止、说话方式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他们喜欢模仿和学习身边的人和事物。在学校,班主任是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其言行举止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模仿。所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相应地要加强班主任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给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形象,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做人做事的规范标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可以说,小学班主任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引路人。高质量的德育工作将会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由此推动班主任工作向前发展,为小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2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
        首先是德育工作偏重模式化及理论化。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普遍是纯理论知识,开展模式化课堂教学,班主任对于小学生接受能力以及接受效果不够重视,一味向小学生强制灌输品德意识。班主任一般会延续以往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方式,并未及时进行创新。这对小学生而言,难以取得实际成效,小学生将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当作例行公事,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其次是德育工作并未受到重视。以往教学工作并没有将德育工作当作重要的考核指标,而且教育部门对于教育业绩十分看重,学校只对小学生的升学率加以重视,而学生家长更重视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卷面分数,致使德育教育一直被忽视。现阶段,教育渐渐进入到了商业化这一阶段,这对学校教育造成较大影响。

德育工作并非班主任独立承担的责任,其属于社会性的工作,需由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一同努力。但就当前情况来看,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显然未对德育教育加以重视。
3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3.1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
        教师自身的德育水平对德育活动的开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积累足够丰厚才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要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德育素养;教师要不断通过对知识的迁移、整理和归纳,有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应当熟悉道德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地学习并借鉴相关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模式。因此,教师要自觉地学习各种德育理念的精髓,用科学的、先进的德育理念去指导德育活动。
3.2开展红色教育,强化爱国主义方面教育
        在小学生成长期间,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致使班主任开展的爱国主义方面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小学生对于抗日战争并不了解。对于这种现象,班主任需强化爱国主义方面教育。第一,通过班会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方面教育。比如,班主任可定期开展一些爱国主义有关的班会,把歌颂祖国、工匠精神、抗击疫情以及民族精神永流传当作主题来开展班会,逐渐引导小学生了解祖国建设方面的成就,了解一些英雄事迹,从而激发小学生爱国主义这一情感。第二,班主任可把爱国主义和学科教学进行结合,在对德育教育进行开展期间,班主任需要将其深化到英语、数学以及语文这些课程之中,以此来强化爱国主义方面教育效果。第三,班主任可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带领小学生参观一些革命遗址并且观看一些革命电影,帮助小学生树立民族方面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这一精神。
3.3运用混合指导方式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想让学生理解相关的内容,单一的教育模式显然无法实现,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当前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小学生年龄尚小,理解力有限,对于事物和价值观念基本上都需要亲身的接触才会获得深刻的体悟,所以班主任必须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德育教育的手段,通过组织多样性、趣味性的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课堂理论指导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在班级中举办德育主题辩论会,让学生充分结合自身的经验发表想法,并吸收不同的观念和想法,以充实个人的思想价值体系,提升综合素质。其次,在德育工作模式创新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实践的内容。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吸收其中正向的道德观念,并赋予其知识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等鲜明的特征,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德育知识,在情感上形成深刻的体会。再次,班主任要尽可能地创造校外德育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到社会中去了解并学习相关的德育标准和行为规范。如看望孤寡老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吸收更全面、更符合社会普世价值观的内容,促使学生建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综合来说,要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小学班主任需要根据德育教育目标、时代特征以及学生需求来创新工作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实践的过程,以确保学生能够对德育内容形成深刻的感悟,并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要做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引领他们树立远大的、高尚的人生理想目标,并且把个人的目标与祖国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等融合在一起。教育工作者特别要重视发挥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能够让小学生生活在一个具有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的文明校园环境之中。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严于律己,用《教师守则》衡量自己的行为,将师德建设、师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从而让小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健康环境氛围中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33-37.
[2]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