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磊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三合学校 7312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学科在小学课程体系中价值逐渐得到凸显,如何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项重点目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美术教学急需做出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调整以往教学“理论知识讲解+模仿训练”的形式,以更加趣味性、生动性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促进其美术知识技技能的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究,分别介绍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背景;小学美术教学;教学效果;兴趣
引言
美术教学是发展学生美术技能、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关键途径,对其素质发展有着不同忽视的作用。随着我国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美术教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术教育教学策略的创新已然成为当今教师应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一项重点课题。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为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起色,将信息技术巧妙融入美术课堂之中,改善以往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形式多元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不断深入,加强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教学技术在课程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显著。具体而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其实际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抽象性较强,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相对薄弱,想要精准掌握教师讲解的一些美术知识与技能,其难度相当之大。而将信息技术融入美术课堂上,实现静态知识与动态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将美术教学以更满足学生所需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小学美术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助力学生更深层次体会美术作品的魅力,促进其学习兴趣的养成。
(2)开拓学生艺术视野。就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教学内容多以教材为核心,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知识面较为狭隘,不利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小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得知,很多学生的知识基础虽然足够扎实,但在绘画过程中依然找不到思路,只能按照教材或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模仿。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路径变得更加宽泛,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对美术教学做出相应的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其艺术视野,给予学生全新且更丰富的创作思路,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绘画能力的提升。
(3)增进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美术课堂,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及教育目标,通过引进多元化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提供巨大的助力,以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主观能动性的尽情发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通过灵活运信息技术,能对美术作品做出进一步的解读,帮助学生轻而易举掌握其中描绘的内容、以及作品的绘画手法、绘画技巧和所蕴含的情感内涵等,促进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思维,为其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打好基础。
2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
2.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材是开展美术教学的核心依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小学美术课程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教学内容已经相对完善,其中涵盖文字、图片、插画等美术资源,但美术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仍有待提升,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也不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美术知识,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而言,美术教学和实际生活的契合度仍然不足,由于学习难度较大,导致教学效果大大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应灵活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结合,通过收集更丰富、且更具趣味性的美术素材,让学生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美术作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更快、更好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以促进其美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信息化美术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共性更有帮助。
以《拼拼贴贴》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为调动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积极性,可事先收集一些贴纸、手工玩具、彩瓶等的成品图片或制作视频,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接下来,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跟随视频做一些手工作业,锻炼其动手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教材中的内容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极大的帮助。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较大的难度。若采用灌输式教学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必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教师应予以重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高度融合,以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特征、兴趣爱好、教学现状等为起点,对信息化美术课堂做出科学的规划,巧妙运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创设一个生动形象且趣味十足的美术学习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比如,教师在讲解《卡通明星总动员》时,可先向学生提出一些恰当的问题,如“你们了解哪些卡通人物?这些卡通人物都具有什么特征?”、“卡通人物的形象特点是什么?”等,让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接下来,教师则可播放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熊出没”等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动画片所描绘卡通人物的形象特点、色彩搭配等。接下来,可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的卡通明星是谁?尝试把它描绘出来”,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2.3实施微课精讲,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微课是信息时代下的一种重要产物,在教育教学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微课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辅助工具,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发挥其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色彩鲜明、生动形象且和学生日常生活有着较强关联性的资料,将其制作成短视频,使教学形式更贴合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认知规律,助推学生美术技能以及美术素养的不断提升。如在《妈妈和孩子》的教学环节, 教师可选取一些影视作品片段,或收集一些赞扬母爱的文章、音乐等制作为微课,引导学生结合这些素材对自己母亲的形象、语言特点等进行回顾,并思考母亲日常表达爱的方式,以此让学生对母爱的伟大有一个深切的体会。接下来,可采用计算机画图程序辅助学生进行绘画,对绘图流程、色彩搭配等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这种信息化绘图手段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化,让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逐渐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急需得到创新,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上的巧妙应用,使得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助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晴霞.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2019(11):134.
[2]孙黎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3):244.
[3]高军.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分析[J].中国文艺家,2019(0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