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师“吃透”教材的方法和意义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吕朝健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材出版了

        吕朝健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小学校区)
        广东省中山市 528447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材出版了。新教材比旧教材更加灵活生动了,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要求也更高了。如果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摸不着底,随意地进行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如果教师课前做到吃透教材,并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加上老师教学上的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质量就会有保障多了。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吃透教材”是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实效的前提。备课环节中,备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吃”教材,怎么才算“透”呢?
关键词:教材  分析  吃透  教学
一、了解学段特点。
        小学阶段知识跨度大,各个阶段都有较为明显的特点,只有正确把握各学段的特点,明确其要求,备课时才能有所侧重,这就需要我们要认真的研读《课标》,同时,也需要了解本班同学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各知识点进行整合,进行删减,只有设计出适合自己本班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才算是成功的备课。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教授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首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哪个年级的教师,都应该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通读教材,认真对照课程标准,知道本学段本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教学重点是什么,哪些知识前后可以整合起来,本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是什么,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画出本学段教材的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
        例如: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都要教学生默读,而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默读有不同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三、四年级就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到五、六年级的时候,就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而且规定了每分钟不少于三百字,养成默读习惯;到了初中,阅读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五百字。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教的是哪一学段的学生,应该通览一下前后学段的要求是什么。例如: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编在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文里,也在初中的课文出现,虽然同样的一篇课文,小学和初中的侧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
   教材中阐述了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侧重点,并提出培养学生鉴赏能力,这是由课文特点决定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牢牢遵循这一教学原则,结合课文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小学目标,不同的题材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记叙文要掌握记叙要素,把握记叙线索,把握中心思想,运用准确、生动和形象的语言;而说明文要求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把握说明的顺序,体会准确和简洁的语言特点;议论文要掌握论点,论据合格论证方法,理解概括、严谨的语言特点等等,因此,不同形式的课文,教学要求应不尽相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也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题材灵活选择,切忌生搬硬套。
二、了解教材的编排。
        我们还需要和编者沟通,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篇文章安排在这里?它与前后文章有着怎样的联系?它在整本教材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在这个阶段有着怎样的重要性等等。
        一般情况下,每个单元的内容,主题思想,会跟口语交际或是习作有着联系,编者就是想通过前面几篇文章的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有些单元是很明显的,而有些单元则是隐性的。如: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 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是“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课文中就编排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两篇很明显的突出了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的内容。
        总之,能了解编者的意图,方能备好一节课。
三、深入分析,把握重难点,挖掘内涵。
    教材的解读能力决定这这个老师的上课质量,一般情况下,我拿到一篇课文,先不看任何参考资料,凭着自己的理解,备第一次课。第二次,找来和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料,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的特色。上课和设想的东西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会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不断区别哪些地方顺利,哪些地方困难,对设想进行调整,再备第三次课。”
        例如: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激起我们对大年夜冻死在接头的小女孩的无限同情,也激起我们对社会不公的痛恨。第一次备课时,我对小女孩的遭遇愤愤不平,认为这是社会的悲哀,人间的悲剧。
        细细品读,查阅资料,第二次备课时发现“不幸”似乎不是这个故事的全部。不幸中有亮色,有希望,那是作家安徒生一次又一次描绘小女孩擦然火柴产生的种种美好的幻象。幻觉中出现的画面,如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构成了一个独立冷漠悲惨的世界之外的小小的世界。这个小小的世界代表的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生活理想。弱小莫过于小女孩,悲惨莫过于小女孩,可是小女孩没有对生活绝望。她的心中仍然有爱,有希望,有对幸福的向往,有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如此弱小的生命,有一种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
        世界上,想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遭遇不幸的孩子不止一个。为什么安徒生的故事那么感人至深呢?因为作品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对生活,对人世间的爱。小女孩的心中始终保持着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她不管多苦多难,都不能阻止她对幸福的追求,没有消磨她对生活的期待,没有改变她灵魂的朝向。她纯洁的心灵,天真的向往,震撼着每个读者的灵魂。
        故事中小女孩从一根火柴都不敢抽出来,到一根又一根在墙上擦然,到最后竟然擦然一整把火柴,这是多么惊人的变化,需要骨气多大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她对幸福的渴望。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以往,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漏掉关注这句话的意蕴。如果往深处想,人们不知道的还不止这些。小女孩,身处绝境,却不绝望,仍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希望。她心中有爱,有渴望,正是带着带,带着对幸福的向往走向新年的。
        通过几次备课,明白了小女孩是不幸的,但是留给我们不是一个凄惨灰暗的身影,而是充满理想光辉的,追逐幸福的形象。这篇故事,不是简单地止步于批判和暴露,更是在意于建设和指引,给人们精神的力量,明示我们心魂追求的方向。
    其实很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敢让学生放开讨论某个问题。一来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怕遇上冷场;二来怕耽误时间。所以更多时候只会提出一些简单又直接的问题,其实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可怕的,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只会简单阅读和过多地听老师分析,而不会主动参与思考并理解教材内容。虽然教学时间足够了,但效果可想而知,他们所学的知识永远是死的,更谈不上活学活用了。
        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从而使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一切以生为本,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吃透教材,定能设计出适合的教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师》、《薛法根解读教材》、互联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