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视域下幼儿园活动区开展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 李蕾
[导读] 自我国教育事业步入新阶段以来,活动区一直被作为幼儿差异性的发展阵地

        李蕾  
        31667部队幼儿园
        摘要:自我国教育事业步入新阶段以来,活动区一直被作为幼儿差异性的发展阵地,同时也被人们普遍接受,尽管在实践层面活动区仍然存在缺陷。基于此,幼儿教育应当始终以活动区的开展与完善作为自身的工作重点,着力于差异性视域的构建,不断优化幼儿园教育体系。
        关键词:差异性视域;幼儿园活动区;现存问题
引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增长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幼儿教育方面。众所周知,幼儿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从小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使其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并顺利完成综合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长效发展质量。
一、差异性视域下活动区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活动区性质的认识未能深化
        近些年来,教育部门对幼儿园活动区的开展愈发重视,并陆续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件条例作为发展参考,规范幼儿园活动区开展的规范标准。虽然活动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负面问题,严重阻碍了幼儿园活动区的开展。
        幼儿园在开展活动区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核心地位,致使幼儿园学生的地位持续下降,这就说明当前幼儿园教师并未正视活动区的性质,也没有深化对活动区性质的正确认识。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件的陆续颁布,教师们对活动区性质的错误认知逐渐被纠正。
        举例来说,教师在引导幼儿构建十字路口时,应注意幼儿的搭建手法并将十字路口的用意直接告知学生,同时利用教室内的梁柱作为交警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针对充当交警角色的幼儿进行规范的手势动作教学,并创设堵车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解决。
(二)活动区游戏环境创设保障不足,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
        材料与环境一直是构建活动区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环境是幼儿园活动区开展的主要载体,且活动区本身需要围绕构建材料开展,幼儿则在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应用中获取新知识与新意识。总而言之,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放置就是幼儿园活动区实施与开展的核心要素[1]。
        幼儿园在开展活动区活动的过程中,应给予环境与材料高度的重视,而关于环境与材料方面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活动区的环境创设不足以支撑其独立地位;其次就是活动区材料无法支撑幼儿不同层次的探究行为。活动区的环境差创设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活动区没有时间保障、空间设置不够科学。
        如果活动区的时间无法得到保障,那么园区内就会一直存在边缘化的现象。虽然教师承认活动区的价值,但是活动区的实际效用却无法真正的发挥出来。第二点则是活动区的空间设置不够合理,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活动区空间设置才是保证幼儿活动时的安全与乐趣的关键所在。
        基于以上描述,活动区不仅需要教师们承认其价值,也要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并且给予活动区时间充足的保障条件。另一方面,针对活动区空间设置不规范等问题,教师应当明确设置活动区的目的性,其次就是平衡活动区所指向发展领域的实际关系。
        关于活动区环境与材料的两个问题时刻影响着该区域实际价值的发挥,因此务必及时解决。实际上,材料的投放缺乏了层次性,且投放方式缺乏创新,最后材料的动态变化相对滞后,不及时的材料投放会让活动区失去其原本的构建意义与其实际价值。
(三)教师差异性指导技能缺失,得到的教研支持不足
        现阶段,国内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招聘门槛降低,致使多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大不如前。由于部分教师差异性指导技能的缺乏,导致得到的教研支持严重不足,而缺乏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幼儿园活动区的实际效用也将无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要知道,教师的支持与指导是游戏活动的开展基础,教师必须充分提升自身的差异性指导技能,并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去,体现出活动区构建的实际价值。让幼儿教育工作者在认可活动区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做出相应的活动指导。
        另一方面,教师应为幼儿个体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目标,以此体现出对幼儿科学选择区与适宜化的指导。现阶段,教育组织与支持技能等方面均呈现出了自身的不足与缺陷,针对这些缺陷,幼儿教育体系应当努力改善当前活动区建设现状,充分体现活动区的建设效用、意义与其本质[2]。
(四)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
        截止目前,幼儿园活动区的建设轰轰烈烈,但是由于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因此教师们只能将工作精力全部放在评价结果上。如此一来,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导致幼儿园活动区的实际效用无法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获得活动区的使用权益。
        具体来说,活动区的评价环节对幼儿经验的提升和游戏的延伸均有独特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评价活动仅仅是浮于表面,并没有过多的深入研究,从而促使幼儿的差异性发展作用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首先,评价指标的单一促使教师忽略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
        其次则是活动区评价重结果轻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活动开展过程也充满了幼儿的精力投入,如果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是一味地重视活动结果,而忽略了活动的开展过程,也就等于忽略了幼儿的情绪性体验,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活动区的实际效用。
二、提升开展有效性活动区的策略
(一)深化教师对活动区性质的认识
        现阶段,幼儿园的活动区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负面问题,时刻影响着活动区实际价值与效用的发挥与体现。基于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正确对待活动区的建设,反映出对儿童观与教育观更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权威与幼儿的被动形成反比,继而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深远。
        基于极其不平衡的教育关系,教师很难接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相关文件中所提出的新理念,短时间内也无法成功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与教育行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自身做起,改善现存的教育观与儿童观,提高作为一名合格幼教的自主创新意识,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在日常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将课堂教学及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让幼儿在学习或者游戏时充分体现出自己主人公的角色定位,并尝试理解教师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应妥善处理权威与幼儿自主的平衡关系,不得将“天平”倒向任何一方[3]。
(二)加强对活动区环境保障,分层投放材料

        想要切实改善当前幼儿园活动区的建设现状,除了深化教师对活动区性质的正确认知之外,还应不断强化对活动区的环境保障,实施分层投放材料的重要措施,以此有效解决环境创设力度不足和材料投放不合理等问题。前文曾提到,环境创设力度不足和材料投放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活动区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除了深化教师对活动区性质的认识、加强对活动区环境保障、分层投放材料之外,另一方面还应当重视教师教研的支持力度、教师差异性指导技能以及多元化评价指标、评价兼顾结果与过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活动区,并充分体现出活动区建设后的实际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体现出了活动区的构建对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当前活动区建设的主要存在问题,并结合以往经验以及成功案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活动区是幼儿与教师开展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幼儿阶段相关知识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幼儿特色化、个性化教育的主要体现。
参考文献:
[1]刘迪. 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J]. 林区教学,2019(12):118-120.
[2]宋傲. 幼儿园活动设计类课程“校-园合作”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探讨[J]. 国际公关,2020(02):133.
[3]赵靓. 木偶戏剧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山西孝义木偶戏剧为例[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6):94-97.
作者简介:李蕾 (1982·5)女,汉族,籍贯:重庆,学历:大专,职称:小教一级,工作单位:31667部队幼儿园,研究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