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 何俊
[导读] 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渐改革下,中小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何俊
        洪湖市万全镇中岭学校    433225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渐改革下,中小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中小学主要科目之一,美术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学生基于美术这种艺术形式,可以使自身审美观念、艺术底蕴得到显著提升,而创造力就是美术画作的灵感,所以,必须创新艺术教学的形式和观念,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学术的兴趣。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期可以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学生创造力;培养
        
        
        前言:众所周知,学习一切东西的基础就是兴趣,也是创造绘画、学习绘画的前提,是学生用作品美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使其享受整个画画的过程。自新课程改革逐渐落实,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更加自由的开发,美术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艺术课堂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还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同时,教师在美术课堂中也要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通过美术课能够学会欣赏和喜欢画,全面提升学生的绘画欣赏能力,慢慢积累画画功底,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
        1.1提升创造力的培养质量
        中小学生处于智力以及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但是受到自身能力的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探索并不全面。因此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保护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美术学习会给学生提供更多品鉴、写真、实践的机会,在实操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1.2发挥美术教育的价值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更具优势。美术学科教学模式相对灵活,不存在知识的生搬硬套,学生可以灵活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技巧和方法创作个性化的作品,借助美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将美术教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2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应遵循的原则
        2.1自主发展原则
        学生自主发展,并不是让教师对学生任其发展、不加约束,而是让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发挥创作,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2个性发展原则
        想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就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于学习能力好的学生给予鞭策,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学习水平等因素不尽相同,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同时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2.3全面发展原则
        传统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中,美术教师单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使得中小学的美术课堂变得单调、死板又无趣,中小学生很难真正的投入其中,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推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现状
        3.1培养学生创造力意识缺失
        老师在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根据教材内容单纯的让学生摹仿,不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致使有些学生对美术失去学习兴趣。而对于那些喜欢美术并且对美术有些天赋的学生也因教学课堂缺乏趣味性,无法集中精力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所以需要老师要提升对学生创造力的重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也是阻碍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原因,因为中小学美术教学课时少,学生课下进行美术创作的机会也不多,这就导致部分老师并不重视教学,只是单一的让学生进行描摹,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创造的机会。而且传统的说教模式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且无趣,大大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3.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老师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的讲解绘画技巧和要领,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与交流。而且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大众化的教学很容易磨平学生的个性。
        3.4评价体系不健全
        中小学美术课的教育目标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因为美术教学不受重视看,以至于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把教师评优、学生比赛当作美术课堂的评价标准,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
        4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提升的策略
        4.1创设教学情境
        中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较低,他们对部分美术知识不能即刻理解,这就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要想更好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为他们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浸入式教学中,会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创造力。3.2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使用视频、图画等把抽象变成具体,使学生能更好了理解教材。而且这种声色并茂的展示,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4.3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名学生的个性特征都不同,老师要在个性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内容,确保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创作与学习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效果。
        4.4健全评价体系
        学校要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在教师教学方面,对老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水平进行考核,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在学生学习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美术创造能力,围绕教师和学生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
        结束语:
        当前对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作为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美术教育对学生日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的学习,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但现阶段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对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造成了严重的束缚。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转变以往美术教学思想,探寻切之可行的教学方法,进而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美术素养,从而为学生日后更加全面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邓俊斌,段秋来.自由创造力是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源泉和力量——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73-74
        [2]陈玉丹,贾贵媛.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S3):645-645.
        [3]王永良,马树元.对中美两国小学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浅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1(9):291-292.
        [4]田甜.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62(2):189-190.
        [5]韩云静.关于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J].参花,2016,68(22):144.
        [6]罗雪.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方法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8(11):89-90.
        [7]李娇.分析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