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问”模式下初中化学探究之浅谈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 陈良红
[导读]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陈良红
        成都市锦西中学校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实际教学设计、实践和反思,提炼“思问”模式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探究能力   课堂模式
《论语·子张第十九》,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确立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了单纯由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方式,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场所。
加涅认为“教育课程的重要的最终目标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一般方法、思维过程应是学科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就初三化学而言,我们希望课堂富有生机,师生皆有思有问,先思而问,问而再思,如此的良性循环,最终由教师的引领促进学生的成长。
        现以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4课时  探究NaOH与C02是否发生反应》为例浅谈“思问”模式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的一些体会。
        一、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及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化学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2012年起试用的新教材设计的学生活动进一步突出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初中化学中涉及的一条重要化学性质。在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下册)课本中,首先让学生从回忆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开始,产生联想,然后直接列出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而后教材又进一步介绍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教材更加强调知识,而忽略了反应的本质。其实,此反应是很好的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典型案例,由此确立本节课学习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知道NaOH与C02反应的实质。
        二、教学流程及课堂观察
        1.引入问题:
(1)情景实验:你知道向盛C0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会现什么现象?现象明显的实验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2)提出问题:NaOH与C02反应了吗?如何证明?
   要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教师的引导是必须的。
        2.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方法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方法2.联想CO2与Ca(OH) 2的反应,猜想NaOH与C02反应生成什么?
    该环节,教师需等待,不要急于求成,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3.分组探究
        (1)讨论交流并实验:如何设计实验证明NaOH与C02是否发生反应.
操作   
现象   
结论   
        (2)展示交流:做了还得说,一直是学生的软肋,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一直是我们的困扰和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加分奖励机制的刺激下,教师多给机会,学生敢于说,不怕错,久而久之,逐渐规范科学的表达,学生的表达能力会不断提高。
        (3)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点评
        该环节,教师分组点评,精辟到位,学生参与度高,自评与他评,乐于分享,学会倾听,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同时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
        4.再探究:联想“软塑料瓶变瘪”实验能充分说明NaOH与C02发生反应吗?变瘪的外观表象是由于什么的变化引起的呢?学生会很轻松的联想到“压强”,如果还是利用压强的变化,如何证明NaOH与C02发生了反应?此时,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会慢慢联想到设计对比实验证明二者的确发生了反应。
        5.额外奖赏:演示实验“瓶吞鸡蛋”,学生惊呼“好神奇”,此时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该现象,对他们而言,简直小菜一碟。
        6.反馈练习:学生完成情况较好,教学目标达成。
        三、课堂模式提炼
        纵观本节课,运用实验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接踵而至,又被一一攻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有形且有效,最终课堂富有生命力,充分体现出“思问”课堂模式的优越性,学生不仅了解了化学问题的本质,且能灵活运用,有助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该课堂模式简单提炼如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践,只是“思问”模式下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恐也有欠妥之处,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探索,希望这点滴甘泉能逐渐汇聚成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科学精神、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的奔腾小溪,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下册)》,王晶 郑长龙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
        2、《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9月。
        3、《论语译注》,杨伯峻注译,中华书局,2002年?
        4、《教学设计原理》,(美)加涅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附件:《第4课时  探究NaOH与C02是否发生反应》导学案
                  
                  
                  
                  第4课时   探究NaOH与C02是否发生反应
【学习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知道NaOH与C02反应的实质.
【共同构建】
情景体验:
你知道向盛C0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会现什么现象?
活动一:探究NaOH溶液与C02是否发生反应
【演示】NaOH溶液与C02反应,观察现象。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NaOH与C02是否发生反应.
【讨论交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互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练习】
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装置。
请分析他们的设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装置中所标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图中能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学习小组同学经过分析讨论,认为C中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另一种是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验证反应已经发生,并生成了新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生成的新物质,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当堂演练】
1.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人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a 膨胀鼓起。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现象的是(    )


        X        Y
    A        CO       Ca(OH)2
    B        B        C02      NaOH
    C        HCl       Ba(OH)2
    D         SO2       NaOH

2.化学课上,老师将C0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0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
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0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我来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滴加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02与NaOH确实

发生了化学反应
3.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
  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图实验。请根据实验完成后面各题.


(1)由实验①可知,无色溶液显_____性,由实验③可知,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实验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有何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02、02、H2。
[查阅资料]S0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03和水。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l)甲同学认为是0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0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人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0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0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后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_________________。若不发出_________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几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闻后,发现表面含Cu0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0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0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结论。
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