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践共同体 提高中职学校《茶艺》课程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第22期   作者: 张艳中
[导读] 现代茶产业的发展对茶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张艳中
        广东省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现代茶产业的发展对茶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素质和高技能茶业人才紧缺,不少中职学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均增设了《茶艺》课程,如何让中职学校教学与茶业人力资源市场无缝对接,并为学生谋求更广泛的就业空间?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及不断实践,笔者认为构建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共同体,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场景,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社会成为优秀的茶艺师或其他茶业从业人员。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  中职学校   茶艺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由品茶而衍生出的茶艺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茶艺亦是美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文化的积淀。现在“以茶会友”的休闲生活方式已深入人们的生活,现代茶产业的发展对茶业人力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于拥有全国最大茶叶消费贸易市场的广东来说,高素质和高技能茶业人才的紧缺,已成为广东茶业领先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正日渐走俏,不少中职学校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均增设了《茶艺》课程或茶艺师职业培训与鉴定,茶艺市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水涨船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中职学校开设的《茶艺》课程,如何能让所有的学生在校就考取中级茶艺师技能证?怎么样让我们的教学与茶业人力资源市场无缝对接,并为学生谋求更广泛的就业空间?这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经过十年的反复探索及不断实践,我们认为通过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共同体,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社会成为优秀的茶艺师或其他茶业从业人员。
        一、实践共同体理论概述
1887 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次系统地论述了共同体的概念,在这一概念基础上,1991年,莱芙和温格(Jean Lave & Etienne Wenger)在《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概念,实践共同体被用来分析人类的非正式学习――学徒制。他们认为实践共同体是“一个分享共同关注的问题或对同一话题抱有热情的人群。他们通过在一个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的互动,深化了该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这些人并不一定每天在一起工作,但他们因为发现了他们之间互动的价值而聚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共同话题上形成了独特的见解,并形成一个拥有共同的知识、实践和方法的团体。”它的核心就是在一个实践活动中基于共同兴趣和共享能力而非正式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群人。莱芙和温格指出,“要通过共同体的参与在社会中给学习者一个合法的角色(活动中具有真实意义的身份)或真实的任务。”在共同体中,参与者从边缘参与到充分参与,参与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样性的,强调学习的群体性、参与性和情境性。实践共同体重视一般技能的教授,使之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强调在应用情境中教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中学习,实践共同体中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适应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学习逻辑视野,我们将“非技能性”学习和“技能性学习”统整在一种实践中,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指“技能操作”,也不仅仅是指“实验实训”,而是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寻求参与者与知识、他人和世界交织的实践共同体,通过项目教学、茶吧服务、现代学徒制等形式构建实践共同体,来培育茶艺师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培养茶艺师优雅自信、从容独立、踏实务实、精致精细、执着专一的气质与信念。
        二、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共同体,提高茶艺教学实效。
        (一)构建校内茶艺理论教学实践共同体,提高理论教学实效。
        在现实社会中,有些茶艺表演看起来花样翻新,颇有观赏性,但泡出来的茶却不怎么好喝。或是茶叶不好,或是水温不够,或是泡法不对。可能是表演者自己对如何泡好一壶茶所知甚少,对茶艺的实质缺乏了解,表演时只重视动作的协调、优美,不懂得茶艺表演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将茶泡好。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解决以上问题,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我们着力构建“师徒关系”,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徒弟,徒弟再带徒弟。或者采用“塔式学徒制”,并且在“塔尖”、“塔中”、“塔基”三个层次上分别对应“茶馆经理”、“主管”、“茶艺师”三个岗位,越靠近师傅的位置即越接近中心,徒弟通过身份转型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1、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
        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充当权威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和教学结果的评判者,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让茶艺课堂呈现一种海纳百川的新气象,让茶艺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激励学生正视自身的价值和优势,认识并发挥自身的潜力。
        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的形式讲课,图文并茂,小组合作、展开课堂讨论,还采用视频、网络技术、插播多媒体影像资料等加以辅助教学。并将学生的优秀课堂表演进行同步高清录播,现场让学生再观看,供学生观摩学习,延伸现场教学的范围。让学生在观看静态的图文之外,同时对茶艺具有感性的认识,便于让学生进入茶艺师的工作氛围。
        3、巧妙设计课堂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探索、研究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茶艺课堂情境,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文字材料、图片、影音文件、各种社会资源等为学生揭示出一种真实社会生活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想象和参与。在实现师生互动的同时,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习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教师首先要选好讲授的内容和主题,这是能否激发学生讨论兴趣的关键所在;其次,教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可变因素的挖掘,设置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并能激发讨论兴趣的问题情境。再次,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讨论形式,有分组讨论和班级讨论,有咨询式讨论和论辩式讨论。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的特点,正确选取相应的讨论方式,或有机组合几种讨论方式,必要时应向学生说明讨论的意义。
        (二)构建校内仿真茶艺实训实践共同体,按茶艺师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必备的知识,整合优化教学模块,注重工作流程,提高技能实训教学实效。
        本课程以茶艺师职业岗位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点、能力要求、整体素质为出发点,按中职教育的“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将课程内容整优化为六个教学模块, 每一次实训课程均按工作过程导向分五个阶段,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5个能力模块。教学实施一环扣一环,多次实践,工作能力逐步提高。


        
        
        
        
        
        
        
        
        
        
        
        
        
        以往单一的实操教学就是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老师在旁纠正。如果每节课都是这样教的话,学生没有新鲜感,没有学习积极性。所以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与市场接轨,在茶艺课程实训教学,首先采用示范教学法,言传身教,然后采用现场教学法,引导和提高,第三,采用任务驱动法,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最后采用项目导向法,激发学生独立创新。在茶艺课程实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逐渐淡出,学生的能力逐渐加强。
        1、示范教学法
        茶艺课程实训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采用边讲解、边操作示范,还选择性的观看多媒体影像资料,使学生熟悉每个茶艺类型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并通过学生不断地多次的模仿练习,打好茶艺技能基础,达到应用自如的效果。
        2、现场教学法
        茶艺课程实训教学,最能引导和提高学生思考茶艺师各个工作的方法,就是对预先设计特定的现场、场景、情景,采用现场教学法,使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茶艺师各工作阶段的方法、流程,并感受其中的职业气氛,养成职业素质。
        3、任务驱动法
        茶艺课程实训教学,最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完成茶艺师各工作的方法,就是在实训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定出具体任务,如接待型茶艺、实用型茶艺、表演型茶艺、展销型茶艺等具体内容,在策划准备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指定主题,策划设计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方案,并采用讨论的方式确定形成最佳方案,好分工负责,实施并最后加以总结提高。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明确目标,并充分发挥其主动做事的能力。 例如,在演练时,要求每位学生分别依次充当讲解员、主泡师、副泡师、服务员身份,而在讲解茶艺礼仪和茶室设计时,让学生完成茶艺师的角色任务,身临其境地为客人服务,并积极参与茶室环境设计、艺术装潢布置等活动。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中华茶文化的兴趣,同时感受求知带来的乐趣。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项目导向法
        茶艺课程实训教学,最能激发学生创新和完成茶艺师潜在工作能力的方法,就是在课程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导向法,指定为某一民族、或某一茶类、某一活动,编排茶艺项目,设计、策划活动方案,如周末茶吧、百人品茶活动、茶艺技术培训等工作,这将促使学生在实训中,将所学到的茶艺知识、技能重新融会贯通,组合成符合项目要求的新作品,个人能力、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实训课教学,采用多种实训方法,再根据茶艺师职业的特点,设计职业情境层次及内容,学生动手的能力得到很快提高。
        (三)构建校内茶艺服务与竞赛实践共同体,创设真实的实训情境。
        在学校营造职业情境,引入竞赛机制,学校每个月举办一场小型的茶艺技能竞赛,一个学期举办一场面向全校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大型茶艺技能竞赛,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台风奖、最具气质奖、最佳解说奖、最佳组织奖等等奖项,激励学生反复练习、不断创新,提高气质与技能。学校开设“茶吧”,茶艺学生分组轮流在“茶吧”为教职工、学生和来校参加交流的人员提供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等经营性管理活动。这种近距离、验证快、低成本的校内实践,做到不出校门即可进行职业化教育,立竿见影,反馈快,效果好。这为学生踏入社会作了较好的过渡与铺垫。
        (四)构建校外工学交替实践共同体,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校与茶业公司(茶叶市场、茶馆、茶楼、酒店等)合作构建真实的茶艺实践共同体,利用节日长假、寒暑假或学期中的某个月进行校外工学交替,体验及验证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检验在校实训与企业的差别。首先由合作公司的全职茶艺师到学校课堂集中传授茶艺知识与技能,然后学生作为助泡在主泡的指导下实习,当该学生熟悉全部流程且得到客人好评后就以主泡身份实习,再教助泡。开学后,又带着问题回校学习,进一步强化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的成果。通过专业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真正做到边学边生产。既增加了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工匠精神的塑造。
        (五)构建校外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实践共同体,强化实训效果。
        高三第二个学期,学校与合作企业、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实施“四双”现代学徒制实习—-即双主体办学、双导师育人、双身份学习,双任务教学,让学生与茶艺师傅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徒关系,在长时间的真实的职场情境中,真实的实践共同体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通过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传递专心专业专注、精致精细精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学生真正掌握茶艺师必备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尽可能快地达到能力培养与企业、工作岗位的无距离对接。
        我校还利用旅游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积淀深厚、在业界人脉关系好的因素,承接、支持企业的大型茶事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协助茶叶展销、茶艺表演、茶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和目睹了大规模、高规格的茶艺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技能实训的方法和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三、 结语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中国元素的世界名片之一。茶艺师作为中华茶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弘扬者,必须励学精进,提升技能,才能将中华茶文化更好地向世人传承与推广。中职学校要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目标,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技能人才。茶艺教育要切实树立起素质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茶艺道德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茶艺教学应通过构建不同形式的实践共同体,理论和实践两手抓,在实践中体验领域中最新知识和技术,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茶艺师与茶业从业人员,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促进我国茶艺茶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慧坚. 实践共同体理论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启示[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
        [2]沈佳乐.实践共同体:一种职业教育学习逻辑的重审[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36-40.
        [3] 潘俊. 实践活动中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4(1):29-32.
        [4] 潘俊. 酒店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营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63-66.
[5]熊宏中.浅析中职茶艺专业教学改革[J].西南教师教学研讨,2012,(3)
        [6]谷嵘.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茶艺》实践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6,(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