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诊改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2期   作者:丁 倩1 王娜娜2
[导读] 进行对标诊断,采用课堂小循环进行过程监控,通过课程大循环进行自我诊改的方法,进行课程的诊断与改进,有效地推动课程教学的发展,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
        丁  倩1  王娜娜2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信息技术系  山东潍坊  261011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信息技术系  山东潍坊  261011
摘要:
        本文依据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等教学诊断改进相关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提高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的基本情况入手,在确立课程建设目标和标准的情况下,进行对标诊断,采用课堂小循环进行过程监控,通过课程大循环进行自我诊改的方法,进行课程的诊断与改进,有效地推动课程教学的发展,提高了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程诊改;目标链; 标准链

正文:

        课程质量的高低是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目前各个院校都在研究与实践可操作的课程质量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下面以我校数据技术应用课程为例,阐述课程诊改的过程与成效,以期形成案例,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课程基本概述
《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开设于2003年,是服务于我校省品牌建设专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144学时,8学分,在第3、4学期开设,每学期周学时为4学时。其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及动态网站开发等专业课程。
课程团队现有教师10人,其中高级讲师4人,讲师及助讲4人,2名企业兼职教师。有硕士学位7人,双师型达到100%。课程团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真实工作流程导向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数据库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数据库管理与设计的技能,具备网站后台开发及应用软件开发业务中的数据信息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并能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二、明确课程建设目标
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网站建设管理教学标准》、《山东省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十三五课程发展规划》、《信息技术系十三五发展规划》、《信息技术系2019-2020学年工作计划》以及《信息技术系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本课程的外部环境与课程自身进行SWOT分析,经过充分讨论,最后确定课程2019-2020学年度的建设目标是校级精品课程。
        三、确立课程建设标准
学校将课程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合格、优质、精品,每个等级课程围绕诊改要素与诊改要点设立标准。根据学校的精品课程标准,结合省精品共享课程评价标准,明确本课程的观测点,量化评价指标,最终明确本课程的建设标准。
课程建设标准包括六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及53个观测点,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团队、课程内容、教学条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每个一级指标对应多个二级指标及相应的观测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课程建设标准

        四、对标诊断
(一)对标结果
对照学校精品课程等级标准分析课程现状,最后确定《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对应标准15条二级指标,符合10条,未达标5条,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网络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业绩5个方面。依据对标结果,对照诊断出的问题,分析不达标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诊改运行
采用课堂小循环进行过程监控,通过课程大循环进行自我诊改的方法,进行课程的诊断与改进。
1.过程监控
课堂小循环进行过程监控。按8字螺旋进行,一学期作为一个周期,每周课程组教研活动作为过程监控、反馈和改进主要渠道。
首先依据课程建设的标准内容和要求,在学期初进行课程设计,把完成的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日历以及教学单元设计上传至智慧课堂平台,老师提前两周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资源,之后开展教学实施,在上课时依据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有探究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学校、系以及教研室通过多种方式对课程进行检测,并形成大数据,智慧课堂平台对数据点进行分析(学生的出勤率、老师的出勤率、授课进度计划、教学资料的完整性、课堂测试成绩达标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实验室利用率),发现教学进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等问题,通过平台发布预警,然后通过座谈、听评课、各类检查等方式进行调整改进,最后反馈到课程整体设计,然后再进入下一轮循环。

课堂教学小循环

2.自我诊改
课程的自我诊改按照课程大循环8字螺旋进行,一学期作为一个周期,过程监控周期固定为一周。首先确定课程建设目标,依据目标确定课程建设标准,依据标准来设计课程,然后准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开展课程自我诊改,分析问题的成因,通过期中试卷分析和期末试卷分析报告,对课程进行分析,之后课程考核,撰写课程诊改报告,综合课程5个方面的要素进行改进提升,最后反馈到课程建设目标环节,进入新的一轮循环。

课程大循环
        五、诊改成效
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形成课程诊改报告。通过自我诊断符合校级精品课程诊改要素二级指标标准14条,1条不符合,符合52个诊断点,1个不符合,基本达成建设校级精品课程的目标。
诊改过程中,课程培养目标明确,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置合理,基于数据库开发流程序化教学模块,对新增加的SQL语言及VBA模块编写部分,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并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且评为优秀等级。课程团队共同科研水平有明显提高,省教改项目立项一项、发表相关论文2篇,任课教师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均评为A等。以省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运用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布局先电云平台,将课堂进行了有效延伸,课前与课后实现了师生互动,为课程的评价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撑。学生评教满意率为98%,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出勤率达到95%,作业评级均为B等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率显著提高,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个百分点。
下面以课程目标与定位观测点为例说明诊改运行情况,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修订课程目标与定位,形成了目标链和标准链。

具体见下图所示。

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对接
课程目标与定位观测点诊改的路径如下所示:


课程目标与定位诊改路径
        六、下一步诊改思路
通过一个周期的课程自我诊改,《数据库技术应用》相比2018年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已经基本达到了校级精品课程等级的标准。但在教学业绩方面还存在问题,学生全国计算机二级ACCESS程序设计考试合格率方面一直不达标。主要原因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CCESS程序设计对于中职学生难度较大,没有激励考核机制,学生报名及考试积极性不高,导致考证报名率及合格率都较低。
计划采取的改进措施有:充分利用二级考试模拟系统,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过级率;授课内容与考试知识点尽量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级考试合格证书与学分挂钩,提高积极性。
依据课程目标现状,进行分析评估,明确下一年的目标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对标应新的标准,找出差距,又进入一个新的诊改循环。


参考文献:
[1] 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 周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6)
[2]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 任占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3]关注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打造"两链",找准诊改的起点. 杨应崧. . 2017
[4]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特征[J]. 王林毅,于巧娥.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27)
[5]职业院校课程诊改的探索与实践——以《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诊改为例[J]. 朱雪萍. 鄂州大学学报.2020(04)


项目来源:2019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课程质量保证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409)

作者简介:
丁倩 (1974.9-),女,汉族,山东宁津人,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联网及职业教育。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仓南街2337号。
王娜娜(1984.8-),女,汉族,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职业教育。地址: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仓南街2337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