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2期   作者:李秀兰
[导读]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李秀兰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石小学    628017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1.以境引趣
即教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挂图,多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 例如,教学《中彩那天》时,学生就父亲是否该还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父亲应该留下车,这样既可以使家里的境况好转,又能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另一方则坚持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通过辩论,学生最后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做法,对父亲佩服至极。
        3.以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借”,而不用“取”“骗”等其他词?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讨论,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领悟了“借”的用法之妙,领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以读生趣
        即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生掌握阅读步骤
        学生阅读,往往东看一点,西看一点,没有顺序,缺乏条理性;或是看一遍就认为读懂了,不会逐步深入学习,所以教他们有步骤地学习就很重要。

在一般情况下,我要求学生先通读一遍课文,有不懂的生字生词查字典解决;接着朗读或默读几遍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大体知道先写的什么,后写的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最后再返回头来统观全文,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掌握表达形式上的特点等。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钻进去逐层深入地学,又能跳出来看到文章的整体,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这些阅读步骤,可以因课文不同而有所不同。当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了,自学能力提高了,还可以变更或简化,但在打基础期间这样的学习是必要的。
        当学生初步掌握以上阅读步骤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解文章的能力,我又教他们有步骤地思考有关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方面的问题,理清作者的思路。比如提出文中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写“黄河近年来的变化”这部分,提问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使他们认识到这样写为了说明现在的黄河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苦难。下一层写“变化的原因”,提问为什么这样写?经过思考,学生就知道了导致黄河变化的原因以及急需治理黄河。带着这三个问题去阅读,学生感到步骤比较清楚,也能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上述的教学步骤,不但使学生初步掌握逐层深入的学习方法,而且使学生初步懂得认识事物既要看整体,又要看局部,还要看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教给自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意味着: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么去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不同的文章,作者思路不同,表达方法不同,重点不同。教给学生抓住各类文章的特点,用不同方法去学习,能节省时间,又能扩大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教一点有关文章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的讲授不是外加的,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给的。比如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一些游记写作的基本知识,如必须交待清楚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去游览,要注意按游览的顺序,抓住不同地点的风光特点记叙,还要注意交待方位等等。学生懂得了这些,读游记的文章,就能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又如常识性的课文多是对某一事物的形状、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的说明,一般具有语言简洁,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的特点。阅读时可从结构分析入手,让学生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的,并且可以边学边列提纲,用以训练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教材中还有不少描写景物的文章,这类课文语言优美,感染力强,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学习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去体会。关于写人的记叙文,作者要通过一件或几件具体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德,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教学生阅读时,用分析重点词句的方法学懂课文,深入理解中心思想并使他们受到熏陶感染。有的课文比较难,可以先提出问题,把对文章的分析与问题的解答紧密结合起来。
        不同课文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一方面能对某种技能作深入的训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训练学生逐步学会根据教材实际抓重点、抓特点地进行分析,使他们在自学时能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此外,在教学生分析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来理解文章内容时,我指导学生采用划重点、写体会的方法进行研读,这些方法除了可以深入理解内容之外,还能使学生逐步理解到:一定的思想内容要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好的形式能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从而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学好语言文字,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要把学习方法转化为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所以我常常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自学,读懂短文,在班里还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同学们能互相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需抓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根据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自学要求,逐步增加难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