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坐”走向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2期   作者:刘 洁
[导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强调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是一种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刘 洁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213162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强调采取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是一种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增进学习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模式。但是,在小学综合实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对,导致合作变成了“合坐”,失去了其本意。下面,本文重点对从“合坐”走向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促进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合坐;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题
        引言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模式,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提倡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是一门较为实用性的学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合作学习模式恰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是在实现从“合坐”走向合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我们将举出具体实例,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学习规模分组随意、学生学习缺乏合理的合作结构、教师指导不当等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一、从“合坐”走向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
        (一)小组规模随意
        当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采用单方面教学的方式,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及其不利。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分组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对学生进行任意分组,学生的分组没有任何依据,使得所分的小组只是为了机械的教学而设置的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出分组学习的作用,也没能对学生的学习发挥促进作用,导致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的出现。
        (二)缺乏合理的合作结构
        目前,在大部分的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好以上工作,使得学生的分组缺乏合理的合作结构。比如,教师虽然对学生进行了分组,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并没有积极的进行合作学习,还处于各自学习的状态。因此说,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缺乏合理的合作结构。
        (三)合作指导不当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基于教师的课堂提问基础上才能实行。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推进的好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问题是否紧扣主题,是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合作指导过度或者不当的问题存在。在合作学习模式推进的过程中,受到教师队伍能力参差不齐的影响,不利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全面高效落实。
        (四)合作学习缺乏相互评价机制
        教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实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密切交流,鼓励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学习。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一点是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做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更多的聚焦在自己所思考的范围之内,他们很少会去思考他人的想法和观点。同理,教师也一样。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学习方法时,往往会分别考虑不同小组各自的学习成果,忽略了不同小组之间的学习成果的对比,这很不利与学生打开思路,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缺乏相互评价机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目的而设置具有内容多且杂的特点,这种内容设置直接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无处着手,但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做到合理指导的要求,使得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合作仅仅是“合坐”。

导致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合作变成了“合坐”,失去了其真正的本意,对小学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正确教学方式应该是教师讲解加之学生相互配合动手操作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接受并理解所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科目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以及自身的积极参与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动手操作过程中开拓学习思维,强化小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讨论,这种讨论的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初中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成绩。例如,教师可以在进入课堂教学前,充分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解和分析,并认真对自己的学生大概进行分组,保证每一类学生人数的相等。然后在将分大组平均分配组合,分配成平均若干小组,并保证小组成员能力相当。教师还应该在每一个小组设置组长,让好学生带动小组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合作,共同进步的目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让学生带动学生,高效推进学习进步,灵活课堂组织形式。在一些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实践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学生产生惰性思维,想要半路放弃学习的学生,这时,作为同组的好学生就会及时提醒并鼓励其共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任务,还能及时帮助小组成员化解重点、难点知识。使得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合作具有实际意义。
        (二)设置科学的实践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高低进行平均搭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优势,让好学生带动小组学习积极性,达到有效合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设置与学生知识水平相符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之中,提高教学效率。使得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将繁重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小块,在集体协作的力量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到新的综合实践活动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让学生充分动手参与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内容除了一些理论知识外,还有一些实践活动相关内容。针对这些需要实践的学习内容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设置一些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实践练习,强化学生之间的各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目中存在一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被学生所理解的知识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分组,让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进行趣味性的实践学习。这种实践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希望不断的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大的知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只有这样才是引用合作学习方式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上为本文对从“合坐”走向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的全部见解,相信在未来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会不断创新进步,将合作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极致,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小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26):50-52.
        [2]潘旭兰. 浅谈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方略[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2.
        [3]马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组合作的指导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5):33.
        [4]唐静.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小组合作[J].小学教学研究,2018(03):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