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2期   作者:魏航 苗耀祥
[导读] 二十一世纪,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巨大,而创新创业正是人才竞争的重要性体现,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国家与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重要任务。
        魏航 苗耀祥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541199)

        摘 要:二十一世纪,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巨大,而创新创业正是人才竞争的重要性体现,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也是国家与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就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见效果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创业环境,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机制
        
        就现状而言,我国经济正处于中高速增长的阶段,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条件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国家和政府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机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一)能够帮助大学生优质就业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但毕业生的数量增加并没有让毕业生的就业率也随之增长。社会各界能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因此,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培养创业创新意识,解决就业压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在信息化时代下生长的大学生有着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有着更加强烈的追求,并且如今的大学生有着更强的创新能力。创业一直都是社会独有的一项活动,而大学生创业的特征就是不再需要国家的转移支付,在一次的分配中就能够得到公平的实现,所以大学生的创业完全可以自由发挥,有多样的选择形式,并且随着大学生在事业中不断突破自我,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会有相应的积累。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定位的偏差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中,开设了许多活动,例如举行创业比赛和提供创业平台的。这些教育活动从表面上看都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但是这些教育活动却有着明显的指标化和形式化倾向,开展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得不到体现。并且有许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常常会开展一些创业竞赛活动,但这些教育活动的设计并没有站在育人的角度上进行,许多学生仅仅只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这样的教育互动并不能构成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创新创业,只是构建出了一个充满形式主义的创业项目,甚至有些教师为了获奖。将自己的创业作品包装成为比赛作品让学生参加比赛,但这样的作品却缺乏创新性。
        (二)教育结构零散,缺乏系统性
        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许高校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关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应以学生的教育结构、学校的特长专业和学生的需求为基础。

但大多数高校只是盲目地照搬外国高校和其他高校的教育模式,大部分高校都采用的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等教育方式,学生在学习时也只是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对于真正有用的创业技巧知之甚少,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够体现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开展的真正目的。
        (三)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
        现阶段,我国高校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从事的学术研究,这些教师对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只有着相对丰富的理论知识,却缺乏相应的创业经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时,大部分只能教授理论知识,这并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创新意识。国外高校在选择相关教师时就格外注重这类问题,国外高校选择在学术上颇有研究,并且能够根据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的教师。甚至一些学校还会聘请企业家来为学生讲授实践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加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和工厂,这才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的初衷。
        三、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机制
        近年来,我国政府陆续推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减免微小型企业的相关税费等多种鼓励政策,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各高校更应该在原有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革,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资源,用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配套设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一)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之”,这句话就能够充分的说明环境对于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并不能按照规定的模式和传统模式来进行塑造,最重要的是要根据人才的性格特点,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动机,让人才能够在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当中自由的发挥。在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形式当中,虽然各高校经常开展讲座,竞赛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但是这样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高校属于教育机构,而不是商业机构,由于性质的不同,因此很难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所以各高校要想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就需要借树开花,和众多的企业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打破身份的束缚,创造优质的师资团队
        师资力量匮乏一直都是困扰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而高校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打破企业家与教师二者身份之间的束缚。高校除了要积极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师外,更要不断地吸纳校外的优秀教师,扩充师资队伍,可以号召优秀的企业家和有经验的校友来指导学生,分享自身在创业过程当中的经验,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创业实践。并且自2015年起,我国各高校也纷纷开始成立了自身的创业教育联盟,这也为各大高校提供了师资互派和网络教学的平台,这一方式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编制的束缚,实现了更加优质的师资共享,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政府与企业双重发力,完善后续的保障服务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大学科技园总数已超过200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多达100个。虽然拥有了更完整的硬件安装,但配套的支持服务很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如果后续的保障服务不能很好的实施,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和处理,就会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时间当中遭受挫折,丧失兴趣。所以高校更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配合。通过企业与投资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后续服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丽,白东清,徐海龙,谭照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0(31):28-31.
[2]刘甲坤,李亚光,万利.设计思维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30):41-45+50.
[3]高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28(04):103-105+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