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育对乐感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第22期   作者:杨文彬
[导读] 乐感,是指人对音乐的感知力。蕴含了高音感、旋律感以及和声听觉,对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杨文彬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  618100
        摘要:乐感,是指人对音乐的感知力。蕴含了高音感、旋律感以及和声听觉,对培养初中生的音乐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经研究发现,乐感强的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地体会和表达出音乐的情绪,还可以准确地感受到每一段音节的高低或长短。鉴于此,本文将从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乐感的相关措施两方面对初中音乐教育对乐感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初中音乐教师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初中音乐;乐感;教学策略
        前言
        初中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初中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乐感对学生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对乐感培养的相关训练,促使其得以稳定地提升其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敏感能力。
        一、培养学生乐感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聆听和感知音乐,可以很好地增强其对声音的敏感度,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经历【1】。长期的乐感训练,使其可以做到自行赏析音乐作品,使其之后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对音乐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同时,学生如果掌握了一定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主地通过优秀作品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可以基于艺术的角度出发,寻找到生活中的真善美。由此可知,良好的乐感对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乐感可以使学生准确地表达音乐的内涵、生动地变现音乐形象、深刻完整诠释音乐以及进行音乐的二度创作,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2】。而音乐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恰当的音乐节奏感、优美而高昂的音乐旋律,丰富饱满,情感和内涵等等,都可以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充分地激发出来。
        二、培养学生乐感的措施
        (一)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
        音乐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模块,本身就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更不乏优质的文化素养。一位优秀的初中音乐教师在带领学生探索音乐魅力的时候,首先就要做好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教育工作,只有学生具有较硬的基本音乐素质和技能,之后的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培养学生音乐乐感的主要方法有两个:听觉训练和视唱训练。教师在训练学生听觉的时候,可以从生活当中展开相关的引导训练,培养学生的日常意识,促使其注意聆听生活当中的各种声音和音乐,强化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敏感度。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视觉训练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听觉的视唱训练得以同步进行。教师在开展视唱训练时,也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严格谨慎地制定教学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通过视觉训练辨别解决学生乐感和音准的问题,促使其音乐素养得以稳定性地快速提升起来。
        (二)加强乐理视唱教学
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经常可能会忽视乐理教学的重要教育意义,有部分教师甚至还会认为,音乐不是中考的内容,只需要简单地带领学生演唱,教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就可以了【3】。

就算是意识到了乐理的重要性,教师也多会通过理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晦涩难懂,也无法深度地掌握乐理知识。加强学生乐理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乐理对其乐感的培养作用,还应该在教学时,注重将乐理知识渗透到歌曲演唱和欣赏活动当中,进而强化学生对节奏的理解。
例如,学习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美丽的村庄》时,首先要带领学生对乐理进行分析: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组成,降E大调、2/4节拍,歌曲的1-16小节由两个完全对应的乐句组成,而此后的8小节(第17-24小节发挥着补充前面两个乐句的作用),由此可知,这两个部分可以被看作为一个完整的段落。第一个段落由弱拍起始,节奏比较密集,浮点及切分节奏使音乐的动力感得到加强。歌曲的旋律起伏较大,让学生感受到清新活泼的感觉。第二段开始的部分节奏疏密相间,切分节奏可以加长,但旋律却主要呈上扬趋势,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激昂、振奋的情感以及浓厚的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对歌曲进行演唱,促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切实掌握教师所讲授的乐理知识。
(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
音乐,具有很强的丰富性和延展性,包含了千变万化的风格和类型。而不同类型的音乐所表现出的情感和特点也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初中音乐课堂对跨越空间和时空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模式便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些要求,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快速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更多方面和角度地去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促使其在不知不觉当中加强了对乐感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学习,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歌唱祖国》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其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及其速度、力度、节拍特点,初步体会乐感;其次,带领学生分析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八度大跳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加深对乐感的理解;最后要求学生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使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准确演唱歌曲的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对乐感的感知力。
(四)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音乐活动,是初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很好地满足当代初中生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从中收获成功的满足感。学生在参与音乐教学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从中加强自己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升自己对音准、音色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说,组建合唱队。众所周知,合唱对训练学生的音高感、旋律感、音强感、节奏感等方面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组建乐队的教学方式,选取优秀的曲目,包括《草原牧歌》《劳动的歌》等,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通过清唱的练习加强对音准、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的运用与把握;其次,要重视让学生使用乐器的进行演奏。使其在表演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地强化自身对乐感的感悟和理解。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乐感”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训练,重视起乐理视唱教学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作用,充分利用好多媒体使学生可以多角度地感知音乐的魅力,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快速精准的领悟音乐的内涵,这对于今后初中生今后艺术素养的快速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文鹏.探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音乐时空,2015,000(022):171-171.
        【2】王丽萍.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乐感[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00(031):98-99.
        【3】李玉琴.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J].学苑教育,2017(3):11-11,共1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