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榕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车田镇中心小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要:家庭作业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课外时间为学生安排的学习活动。传统的家庭作业,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书本知识。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家庭作业的功能有了很大的拓展,除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本论文中,我们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师设计家庭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
实践调查表明,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重复练习,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仍然是小学数学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的常用方法。但事实上,这样的家庭作业设计方式,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还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起不到提升学生成绩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熟练掌握、合理运用先进的数学教学观念,对现有的家庭作业设计方式进行优化创新,通过家庭作业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家庭作业设计方法的弊端日益突显,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优化家庭作业,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与“位置与方向”有关的内容时,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家里房间的布局,画出房间平面图,促使其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房间的位置、方向,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样的家庭作业设计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了解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起学生深入研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加强趣味性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设计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时,教师可以将枯燥乏味的习题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起来,通过故事的方式,展示数学题目,以此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起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轻松、有趣的心理,激发他们的解题热情,增强他们的解题信心,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这节内容后,教师可以将家庭作业与猜重量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后,找出家里的小件物品,如洗衣粉、茶杯、课本等,用手掂一掂这些物品,估算一下它们的重量,并且将自己估算的重量值写下来,再利用体重秤或弹簧秤测量一下这些物体的真实重量。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估算物品重量的能力,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物品重量估算的准确度。并将整个实践过程中,以小论文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的家庭作业设计方式,可以打破传统作业对学生的制约与束缚,让学生在自由发挥、自由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家庭作业的丰富性、趣味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
三、通过层次性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的学生,其数学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采取“千人一面”的方式,只设计一套家庭作业,将会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困难重重,达不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学习需求,设计不同数量及难度的家庭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家庭作业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这节内容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家庭作业:
问:算一算,谁是谁的几倍?
在第(1)小题中,将太阳的数量设计为月亮数量的几倍,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观察哪种形状的数量多,数量多的形状是数量少的形状的几倍;第(2)小题中,将黑色心形与白色心形随机摆放在一起,学生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和圈分,计算出黑色心形与白色心形之间的倍数关系。与第(1)小题相比,其解题难度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这种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家庭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习题,促进其课堂知识的巩固,及数学知识的探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除了要重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外,还要重视家庭作业的设计。只有对传统的家庭作业设计思维及设计方法进行优化创新,构建多元化、趣味性、多层次的家庭作业设计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通过持续的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春华.浅淡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 251-252.
[2]赵雪丹,陶敏红.对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式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2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