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琼 陈翠芝通讯作者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204
【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对气管切开患者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ICU接收的5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统计不同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平均痰池量、日吸痰频次、气管套管留置总时长。结果:干预组平均痰池量、日吸痰频次、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能够减少患者痰池量,降低日吸痰频次,缩短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加快其康复进展。
关键词:气管切开;吞咽功能训练;痰池量;护理效果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维持患者通气功能的有效措施。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及时拔除套管,以促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恢复。若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拔管后口腔内分泌液极易反流,诱发肺部二重感染,甚至造成窒息。而积极开展拔管前准备工作,可改善气管切开患者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住ICU气管切开患者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30-85岁,病程1-6个月。本研究将合并心肺功能衰竭、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依从性差及无法配合研究者排除在外。采用就诊序列号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各项基线资料均衡性较强(P>0.05)。
1.2.1常规护理
1.2.1.1规范化吸痰,动作轻柔,以免损伤气道及气管壁;单次吸引时间控制在15秒内。
1.2.1.2 持续进行声门下吸引,调整负压为40-50mmHg并保持恒定。
1.2.1.3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以免发生感染。
1.2.1.4定时协助患者改变体位,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增加压疮、坠积性肺炎发生风险。
1.2.1.5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合患者个体差异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1.2.2吞咽功能训练: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测定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结合患者实际制定吞咽功能训练计划。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定期测定患者吞咽功能,以了解其康复进展。吞咽功能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1.2.2.1舌运动:①晨起洗脸后,对着镜子做舌头的伸缩动作,反复10次,随后将舌头伸出口外左右摇摆,反复5次。②让患者张开嘴巴,做舌头的伸出缩进动作,同时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指尖放在咽喉处反复揉搓30下。
1.2.2.2咽部冰刺激:将棉棒蘸上冰水,把患者嘴唇、舌尖、舌面以及舌头根部和口腔内壁充分蘸湿。并对患者腮弓、咽部后壁以及舌根等吞咽反射区做冰刺激,每天3次10天一疗程。
1.2.2.3口腔操:①将一侧的肩膀抬高,深吸一口气,稍停顿再从嘴巴将气呼出,如此反复。②左右两侧的脸颊轮流鼓起,从左边换到右边,再从右边换到左边,最后两侧鼓起,用手放在鼓起的地方,把气挤掉,而后重复操作一次。
1.2.2.4空吞咽:嘱患者模仿吞咽动作做空吞咽,以强化、诱发吞咽反射。
1.2.2.5呼吸训练:①以吹乒乓球及吹口哨等方式提高呼吸控制能力并不断延长吹气的气流。②教会患者腹式呼吸方法,让患者以鼻子吸气再由口呼出。
1.2.2.6咳嗽训练:嘱患者深吸气,屏住呼吸使气体在肺部充分分布,最后声门突然打开,使气流从肺内高速冲出,完成一组咳嗽训练,反复5组,每天3次。
1.2.2.7颊部肌肉运动:指导患者在张口吸气之后紧紧闭合,让空气在两颊充满,而后伴随着呼气将口内的空气缓慢排出,反复5组,每天3次。
1.3观察指标
统计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者平均痰池量变化;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吸痰频次及气管套管留置总时长。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前后平均痰池量变化及干预后日吸痰频次和气管套管留置总时长。 见表1
.png)
3讨论
气管切开是改善通气功能的有效措施,为避免长时间留管造成患者呼吸依赖,需要在病情好转后及时拔管。有研究提示[2],气管切开患者多伴发吞咽功能障碍,若在气管导管拔除前未进行积极处理,可能引发肺部再次感染、窒息等危险事件。因此,指导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①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预防肺部感染。昏迷患者吞咽反射敏感性降低,而通过刺激吞咽器官,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能够促使口咽分泌物顺利流入胃内,从而降低误吸风险,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目的。②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为拔管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功能训练,患者能够高效吞咽口水,而气管套管拔除的重要指证之一便是无流口水现象,因此吞咽功能训练能够缩短套管留置时间[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平均痰池量、日吸痰频次、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指导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能够减少患者痰池量、降低吸痰频次、缩短气管套管留置时间、加快其康复进展。
参考文献
[1] 郑锦红,张清珠,朱春燕.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喂养指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1):95-98.
[2]杨凤鸣,郝宗娇,薛艺红.早期拔管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104-105.
[3] 贺喜武,田风选,张强.吞咽功能训练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5):25-28.
[4] 李翠英.肺康复在老年及重症患者疾病早期干预的临床实践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08):21-22.
[5]刘峥孜.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在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5):157-159.
基金项目:2019年度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项目(2019-03-02-009)
作者简介 姓名: 汤琼 职称:主管护师、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邮编:650204
通讯作者简介:陈翠芝,女,1970.09,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重症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