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青 尹静 吴建凤
平阴县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4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主管中药师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进行中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主管中药师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合理用药情况明显少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较少,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主管中药师在监督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主管中药师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也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药临床;主管中药师;合理用药;监督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是我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为了研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主管中药师的作用,本文从近年来我院进行中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主管中药师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从近年来我院进行中医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男患者22例,女28例,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48.13±0.49)岁;观察组中,男患者25例,女25例,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49.81±0.66)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信息都应进行保密,并在医院药师委员会批准的信息同意书上签名。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干预。内容如下:按照常规的流程,医师诊断后并开具处方,患者自行去药房取药,后按照医嘱自行服用。
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主管中药师干预。内容如下:从患者处接收由医师开具的处方,认真逐项检查,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确认医师开具的处方,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根据审查后的正确处方调配药品或取出药品,并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核对处方与调配的药品、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是否一致,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是否合格,有效期等均应正确无误,检查人员签字。定期总结患者的用药情况,建立评估系统,进行全面的评价。药事委员会定期制定药物培训,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到考核内容中。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消化系统反应、呼吸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以及统计不良发应发生率。不合理用药情况包括炮制不当、剂量不准确、煎煮方法不当和患者自身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中医治疗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束后,在统计处理中使用SPSS17.0软件,以95%作为信赖区域,表示利用率(%)计数数据。比较和分析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前提,数据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
2结果(数据跟中药无关,)
2.1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中,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情况的患者均为零。与对照组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例数(%)]
.png)
2.2不合理用药情况
与对照组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剂量不当、方式不当等其他用药情况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观察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例数(%)]
.png)
3讨论
在中药的临床使用中,主管中药师对药物的使用进行监督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而主管中药师主要作为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患者用药、培训和监督临床医生的药物。同时,主管药师需要掌握药物的副作用、适应性、禁忌等药物信息,使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物。
在中药临床使用中,主管中药师可以建议医生合理使用药物,并根据自己的药剂知识和个人研究提供具体的参考意见。在临床咨询过程中,主管中药师收集并整理关于药物副作用和不当使用的报告。对每个医生和患者的提出的问题都能对答如流,有根据地回答,并做好相关记录,使其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在临床药物的使用中,主管中药师必须完全了解药物间的机理、适应症、副作用以及相互作用。对于市场上新出现的中药,主管中药师必须监测药物的副作用。主管中药师在中医学研究中必须不断研究新的发展,合理使用药物且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采用主管中药师干预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及不合理用药情况均比采用常规干预的患者少。
综上所述,主管中药师在监督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主管中药师干预有利于减少患者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也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蔺玉霞.关于药学监控对于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意义研究[J].文摘版:医药卫生,2016,000(004):P.118-118.
[2]刘艳春.主管中药师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v.17(30):232-233.
[3]张慧清.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主管中药师的作用[J].健康之友,2019,000(004):40-41.
[4]肖应江.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主管中药师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004):2432-2433.
[5]胡敏,黄庆辉.药师在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9,009(035):220-221.
[6]李国财.药师处方调剂对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监督[J].家庭医药,2019,000(006):219.
[7]黄伟剑.探讨临床主管中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家庭保健,2017,000(023):288-289.
[8]曲聪聪,张冰,林志健.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C]//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大会.0.
[9]肖应江.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监督主管中药师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004):2432-2433.
[10]陆宁华,胡秀娟.临床药师对临床中草药不合理使用的干预分析[J].北方药学,2017(1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