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 姜重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的45例设为参照组,接受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的45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冠心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
冠心病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老年群体多见,其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以及发病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老年群体的健康安全。由于老年群体的自我护理能力不佳、护理意识不高,从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1],并且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在临床上加强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其在家自我护理的时间要长于在院内的时间,所以保证院外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就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其自身的健康安全,因此,本文以延续性护理为主,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研究临床推广的价值以及取得的临床效果,如下是研究流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随选对象共计90例,均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5例接受常规延续性护理的设为参照组,其余45例接受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设为实验组。
参照组:患者女20名,患者男25名,最小年龄5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为(67.84±3.12)岁。
实验组:患者女22名,患者男23名,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为(67.65±3.21)岁。
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加强对患者的院外健康教育,并为其建立院外随访档案,定期通过电话以及家庭随访的方式来评估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自身的护理情况,针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并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行为进行耐心的纠正,保证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同时叮嘱患者复诊的时间,使患者定期复诊。
实验组: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将网络技术应用其中:(1)建立延续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药剂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组成,合理分配职责,共同对患者实施院外的健康管理(2)组间多元化网络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2],并由小组成员共同协助运营,告知患者添加该公众号,使患者能够及时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在该公众号内需要开设疾病知识、咨询医生、咨询护士以及订单账户栏目等,使患者能够通过不同的栏目获取相应的帮助;建立微信群,不定期的对患者进行网络随访以及健康知识内容的发放,以便患者能够提升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能加强医患之间的交流,使患者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并且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时,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包括:平台公共区域、自我管理课程、励志患者故事等,并且可以设立个人专区,详细的记录自身的饮食、药物以及运动的情况,便于医护人员观看[3],同时也方便自己记录,提升自我护理的能力(3)完善护理内容:医护人员需要将疾病的致病因素告知患者,并且帮助其建立科学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的摄入,降低肠胃的压力,维持血糖、血脂以及血压的水平,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激动,按时休息,避免熬夜等,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的方式以及科学的运动方式,使患者能够提升自身的免疫力,促进血液的流通,改善体内循环情况。
1.3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自我护理能力:采取ESCA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生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2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的对比
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一。
.png)
2.2 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
从生活质量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二。
.png)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同时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通常与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合并存在,由于大多数的患者均不了解冠心病,使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加重病情,诱发更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不应该只加强院内的护理质量,还需要提升院外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意识,保证患者院外得到良好的诊疗服务。延续性护理是临床上专门为患者提供院外诊疗服务的护理模式,其可以通过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以及自我护理的实施情况,但是有研究学者提出,由于随访的次数有限,部分患者的院外护理质量还是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在网络科技进步的现代临床上来讲,本文探究了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其是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延续性护理模式中,通过网络的形式与患者保持联系,并且不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护理质量的监督[4],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并且使患者能够及时的获得医护人员的帮助,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改善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并且提升自我的护理能力等。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网络为主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丛艳华.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0):173-175.
[2]伊建霞.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v.15(03):238-240.
[3]居兴芝.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0):110-111.
[4]汪茹, 邵洁.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9, 006(038):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