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玲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635000
摘 要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发展状况,为护理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搜索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文献,获取全文,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收集文献105篇。来源于不同层次院校或医院,涉及不同层次护理学生,研究的重点为实践教学,文献类型以经验总结为主。结论:护理心理学教学发展迅速,涉及面广,但研究生和留学生层面的教学几乎还是空白,教学内容、方法方面也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培训;研究;文献分析
Analysis of Chinese nursing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literat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psycholog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provide the basis for teaching reform in nursing psychology. Method: Adopting literature research. Researching the article in opening academic publications related to nursing education teaching psychology literature, access to the full text, sort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Results: Altogether collected 105 references. Form different levels universities or hospitals, involves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nursing students,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for practice teaching, literature typ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experience. Conclusion: Nursing psychology teaching development is rapid, wide range, but graduate level teaching is almost blank, teaching content, the method also needs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Nursing psycholog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rain; Research;Literature analysis
前 言
美国的护理心理学发展较早,教育形式多样化、具体化。1960年美国的精神病学家Moreno创建了角色扮演法[1]。这一技术于1996年已广泛用到教育、管理、医疗等各个行业[2]。随后他们提出了在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思维能力的养成[3],同时有助于护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4]。1998年我国教委明确规定心理学为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主干学科之一[5],2006年我国的护理心理学课程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规范、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有碍教学水平的提高[1]。目前我国也提出了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护理心理学的教育,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护理心理学考试制度的改革等,但我国的护理心理学教育仍需进一步发展,应为社会卫生服务并适应医学服务模式的变革。虽然我国的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随着社会医学服务模式的变革已经启动和发展,但心理护理人才短缺和素质不高仍然是护理心理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给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依据,有必要对过去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此,笔者搜索了过去有关护理心理学培训和教育教学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护理心理学培训和教育教学的文献。文献检索采用的关键词为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培训;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检索的时间范围是1999年1月份到2020年8月份,在2020年8月1-8日间完成检索。获取所有符合要求的文献的全文,仔细阅读每篇文章,将文献按发表年限、作者单位、所在省份、教育教学对象、研究内容、论文类型进行手工归类统计。
2 结果
本次共检索并收集文献105篇,文献最早出现于1999年,2000、2004、2005年出现了空白,随后数量逐年增加。文献来源于22个省市涉及护理教育教学的医院和学校,教育教学对象包括各个层次的护生和在职的护士。研究的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文献形式多种多样,所有文献分别刊登在不同期刊上(表1)。
3 讨论
3.1 文献数量和单位来源与护理心理学教学的发展
结果显示,我国的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经历了2O余年的发展,到2020年8月8日共有105篇文献发表,从2006年开始文献数量逐年增加,说明针对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探索面在不断深入和扩大。由于现代科学整体化、综合化的趋势和大科学观的建立,促进了护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呈跨学科性[6]。根据逐年文献数量可大致将这20余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2005年及以前,7年共发表文献6篇(5.7% )来源于中等卫校(3篇),高职高专校(2篇)、医院或社区中心(1篇),高等院校无论文发表;2006年-2010年,5年共发表文献15篇(14.3%),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9篇),其次是高职高专校和医院或社区中心(各3篇);2011-2015年,5年共发表29篇(27.6%),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20篇),其次是医院或社区卫生中心(4篇)、高职高专(3篇)、中等卫校(2篇);2016-2020共发表文献55篇(52.4%),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39篇),其次是高职高专校(9篇),医院或社区中心(4篇),中等卫校(2篇),其他单位(1篇)。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在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研究方面逐渐占主导地位,而中等卫校的研究则显得后劲不足,虽然教育部要求加强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心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但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提出,到2010年护理学生招生数量中专占5O% 、大专3O%、本科2O%,因此,各层次学校均应加强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研究。
3.2 教育对象与护理心理学教学的发展
伴随着“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7],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心理的健康,《护理心理学》及相关课程在护理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7]。因此护理制度的变革及发展迫切需要护理心理学的发展。护理心理学的发展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教学方法的改变,考试制度的改革,师资力量的加强,最重要的是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对象的变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把原来的单向教学过程转变为双向互动过程,改变了以往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知识理论记忆,轻问题探索[8]。考试制度的改变包括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变。正确设计和确定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导性的作用[9]。加强专职教师选聘与培训、重视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10]。教育对象的改变是护理心理学教学发展的重要前提。20年来,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对象包括不同层次的护生和在职护士,但重点是护生(86篇),其中护理教育教学对象为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各占一篇,针对在职护士的教育教学研究则显得力度远远不够(4篇)。因此,加强在职护士护理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教育教学研究则是将来的重点,同时需注重教育教学研究结果的推广。教育对象为护生的文献中,本科26篇(24.8%)、大专16篇(15.2%)、中专4篇(3.8%)、护生(未明确说明层次)37篇(35.2%)、多层次2篇(2.0%),显示针对本科、大专、中专三层次是与层次的高低成正相关的,本科层次研究得最多,同时对两个及以上层次的研究较少。1993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采用联合办学,首创我国《护理心理学》硕士课程教学,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学术造诣较深的护理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对我国护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输送了一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11]。但总体上看,这些骨干人才数量是有限的[6]。增加教师知识面,提高科研水平[12],加强我国护理心理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我国护理教育层次多,建议有条件的机构尤其是学校和医院多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探索出不同层次教学的特点、要求和相同之处,以便为以后的护理心理学教学提供依据,为我国的护理心理学教学发展作出贡献。教育对象为护生的文献没有明确说明层次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比例(35.2%),因为没有说明护生层次,所以其推广和借鉴价值受到了一定影响,此外没有介绍教育对象的文献有15篇,因此对读者的指导较为模糊,建议今后研究者在撰写论文时要明确介绍教育对象及其层次。另外,虽然我国开展护理研究生教育的院校逐渐增多,有些学校还开设了护理心理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培养,但研究生层次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研究文献报道仅有一篇,这将是这些学校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又一个重点。
3.3 文献的省份分布与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所有文献共来自22个省市,文献较多的前3个省市依次是黑龙江、河南、重庆。上海有8篇文献发表,排第四。山东、江苏有7篇发表排第五。有10个省市还没有文献发表。按地区分布,西部1O省市发表15篇,其中重庆(9篇)排在最前列,而四川、甘肃、青海、西藏、宁夏没有文献发表;南部9省市(除澳门、香港、台湾)发表34篇,其中广东、海南、福建省无文献发表;北部12省市发表56篇文献,其中黑龙江省(15篇)排在前列,吉林省无文献发表。由此可见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北部发展较好,南部次之,西部除重庆外发展较滞后,这虽然与各地经济发展相一致,但与各地护理教育开设护理心理学教学的状况不相符。目前各地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已经为开展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各地承担护理心理教育教学的教师应主动借鉴现有的经验开展相关研究,发展较好的省份应帮助发展较差和还未启动研究的省份,探讨符合本地区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方法,为本地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所需的人才。
3.4 文献研究的内容与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与推行以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的不断发展,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互动,成为新形式下教学面临的关键问题[5]。对此,针对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研究者们尝试了很多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13]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14]、多媒体教学法[15]、小组讨论导入式教学法[16];心理测试、生存训练[17]、临床调查与讨论以及模拟情景角色扮演[18] 、小实验等生动活泼教学形式的开展,均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8]。因此,探索护理心理学的教学一直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项目,实践教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共41篇文献,39%),其次是教育/教学/培训的分析和课程设置/专业教育(各12篇,11.4%)、护理心理学教学模式探讨(11篇,10.4% )、课堂理论教学(9篇,8.6%)、课堂和实践教学(4篇,3.8%)。这表明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受重视程度高,更反映护理心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护理学科,它与以往传统护理的巨大差距导致开展护理心理学教学不可能照搬以往传统的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的模式或方法,必须进行创新探索。综合检索的文献分析,认为院校应与心理学服务机构,特别是1998年以来成为国家心理学服务示范区的机构密切合作,在弥补院校教师护理心理学实践经验不足和在职护士理论知识欠缺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护理心理学实践教学,并加强探索在职护士护理心理学专业培训中的实践教学,以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探讨护理心理学理论教学的文献仅9篇(8.6%),加上探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4篇文献,也仅有13篇(12.4%),表明护理心理学理论教学的研究是一薄弱环节。虽然实践教育表明,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之间的沟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19],而且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教学的重中之重[20]。这些虽然可以借鉴到护理心理学的课堂理论教学中来,但是,如何根据护理心理学宽泛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教学中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模拟实践环境训练学生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等仍是课堂教学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3.5 文献的类型与护理心理学教学的发展
44篇(41.9%)文献为经验总结, 26篇(24.8%)文献采用对照研究方法,17篇(16.2%)理论或现实进行分析,16篇(15.2%)为现况调查研究型文献,1篇(1.0%)为综述性文献,1篇(1.0%)参观见闻。这表明到目前为止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研究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分析性和现况调查性研究不足,对照研究性相对不足,提示进一步研究应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加强现况调查和干预对照性研究,探索出较客观、实用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等,促进我国护理心理学护理教育教学特色的形成,满足社会对护理心理学人才的需求。
4 小结
总之,10余年来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发展较快,覆盖了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和大多数省份,研究内容也较广,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文献。但目前的研究还不能满足社会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和在职护士需要加强研究,探索出各层次和各地区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特点,以促进护理心理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满足社会护理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要珍.角色扮演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N].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8,10(5):614-616.
[2]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7.
[3]Eshach H, Bitterman H. From case-based reasoning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J]. Acad Med, 2003, 78(5): 491-496.
[4]杨泰,陈敏,张英艳.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效果[N].齐齐哈儿医学院报,2011,32(5):778-779.
[5]裴艳,刘晓虹.《护理心理学》教学现状与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6,21(6):76-77.
[6]王娟娣.高等护理教育中推进护理心理学教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49-550.
[7]郑亚楠,黄鑫.《护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C].全科护理,2010,8(9):2341.
[8]朱水华,翼鹰.互动式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5(6):516-5l7.
[9]蔡卫峰.转变观念深化高校考试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2(5):24-27.
[10]孙春艳.提高护理心理学师资力量的思考与体会[B].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96-3197.
[11]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8.
[12]曹建琴.加强护理心理学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建设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288.
[13]张俐,刘波.案例教学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4):647-648.
[14]廉莹,廉洁.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外健康文摘,2008,5(2):175-176.
[15]卢锴锋,董雅洁.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C].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26(2):223-224.
[16]李蓉,张瑞丽,茹淑玲,等.小组讨论导入式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5,27(10):787-788.
[17]郭争鸣,肖跃群,杨小兵.加强高职《护理心理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当代护士,2002,lO(9):22-23.
[18]张俐,刘波.角色扮演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l,l5(6):352-353.
[19]赵晓杰,张松青.护理心理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沟通艺术[A].中国医药指南,2011,9(9):336-337.
[20]王咏,罗菊英,庞凌瑜,等.实习护生对《护理心理学》教学及相关因素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B].咸宁学院学报,2019,25(6):5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