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香1 李慧萍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8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联合实证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实证护理;围术期;妇科肿瘤;糖尿病;应用
引言
妇科肿瘤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生育功能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妇科肿瘤疾病的发生率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在对其进行治疗时以手术为主。糖尿病为代谢性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提升,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损害机体重要脏器。糖尿病患者因缺乏胰岛素,破坏了高血糖与多种蛋白质,对切口的愈合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极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会影响血糖,血糖水平并不稳定,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不仅使手术顺利的实施,更不利于术后预后。该次研究选择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我院收治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专科医生检查以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妇科肿瘤疾病。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表示在了解研究的前提下主动参加。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的精神、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通过语言进行正常交流。②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肝、肾功能有明显异常者。④不愿意配合研究者。采用随机投掷硬币单双面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年龄35~55(48.96±2.22)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中专和高中15例,大专及本科16例,本科以上1例。实验组患者年龄36~56(49.06±2.3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中专和高中14例,大专及本科15例,本科以上2例。两组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向其介绍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监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术后向患者介绍相关注意事项。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①建立循证问题: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文化程度、疾病发生原因、糖尿病严重程度等,提出循证问题。②循证支持:在循证问题基础上收集资料和数据,搜索范围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期刊等,评估各依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综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③循证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分析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制定最佳的围术期护理方案。④循证应用:手术前,多数患者对于疾病了解少,加上手术的应激刺激,糖尿病的影响,患者多伴有心理障碍。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的安抚患者情绪,了解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导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和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团队的专业性,指导患者如何配合医生,减轻患者自身情绪和生理原因引发的手术应激反应。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手术结果,患者苏醒后要及时向患者说明手术结果,让患者安心养病。同时,详细说明术后的注意事项,避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护理人员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在沟通过程中态度和蔼、语言亲和,充分尊重患者,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
1.3观察指标
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四个方面,评分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
2.2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
3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方式的改变,妇科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部分肿瘤在疾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极易造成忽视,从而延误疾病治疗最佳时机,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妇科肿瘤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随着人们对临床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护理模式发生改变,出现各种护理模式,使得临床护理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妇科肿瘤患者而言,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因此,探寻符合患者需求的围术期护理模式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实证护理模式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在制定护理方案时,合理的将理论依据同临床实践及患者需求相结合,并且不断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估,从而为临床护理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将80例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另外一组分别从尿潴留、精神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深静脉血栓方面实施实证护理模式干预,通过研究发现,实证护理模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且实证护理模式组患者焦虑得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同时其护理服务满意度也高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应用实证护理模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证护理模式一方面将临床科研结果作为护理措施实践基础,使得每项护理措施均有证可寻;另一方面在完全了解患者自身需求并结合其合理需求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升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因此,可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尽快恢复,控制其血糖水平,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也得到相应提升。实证护理模式可充分使用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将医疗资源应用于患者护理中,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
综上所述,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实证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如,钟丽繁.认知护理在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9):104-105.
[2]周洪,刘洁.妇科恶性肿瘤癌症患者经济负担、焦虑抑郁情况及相应心理护理研究[J].河北医药,2020,42(6):957-960.
[3]吴丽颖,程丽琳,吴雪容,等.微信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日间妇科肿瘤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8):1514-1517.
[4] 罗佳 . 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23(9):1254-1255.
[5] 柏永芳 . 循证护理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1(21):4-5,11.
[6] 黄艳红 . 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 [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1(2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