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 潘桂萍 姜红 夏学梅
[导读] 重点分析和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的临床价值和实际
        潘桂萍    姜红    夏学梅
        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 目的:重点分析和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的临床价值和实际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是在2019年1月到12月到我们医院进行诊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所涉及的患者人数为90例,然后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个组平均各有患者45例。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方面要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来说,在术后对其进行行之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这样能够使其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提升,切实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这种护理模式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行。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康复指导;临床效果
        从医学层面来看,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选用与人体骨关节类似的假体置换患者的有严重损伤的关节组织,通过这种方法使患者髋关节受损所造成的巨大疼痛得以有效缓解,同时对其关节功能进行切实有效的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在髋关节置换术完成之后,要着重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术后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这也是髋关节置换术能否真正意义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之处。针对这样的情况,针对此类患者而言,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预后程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合这样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重点选取在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着重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的临床应用价值。现针对具体信息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有针对性的选取在2019年1月到12月时间范围之内,我们医院所接收的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其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各有45例患者,其中,在所有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43:47,年龄7—87岁,平均年龄(53.29±4.71)岁。病例纳入标准:①确诊病情为原发性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继发骨关节炎;②临床症状为单侧髋关节慢性疼痛伴功能障碍;③对于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都知情同意,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其进行批准通过。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例如年龄,性别,疾病状况等等,都没有相对应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中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监测和观察,做好术后的日常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等等,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等。
1.2.2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而言,采取的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落实以下几方面措施:
(1)术前护理。①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详细细致的说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估,以相应的评估结果为基准,进一步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管理流程和方案,同时针对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的讲解,使患者能够有效掌握。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双拐。②饮食护理。

要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在食物方面主要是以高维生素、蛋白、钙含量的易消化食物为主,并告知患者术前12h禁食及术前4h禁水。③注重做好术前运动指导。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坐在床边,把足部保持在背伸状态,练习伸屈膝,30min/次,4次/d。
(2)术后护理。①针对并发症进行切实预防。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在对其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双脚能够应用T型枕分开,患肢呈外展水平状态,患脚穿着防旋鞋;术后2周内,髋关节屈曲角度不超过45°;指导患者每1-2h进行三点支撑引体抬臀和扩胸运动;②做好卫生清洁工作。患者在卧床的过程中,要对其股突出皮肤进行有针对性的按摩,同时要注重做好病房的卫生清洁工作,定期进行消毒杀菌,有良好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同时对患者的会阴部位也要进行清洁卫生。
(3)进行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①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康复训练计划的安排和制定工作,使患者能够切实有效的遵守,并严格按照相应标准完成既定目标。②肌力锻炼。患者麻醉感觉消失之后,要确保患者保持在平卧位状态,确保患者的患肢足部呈背伸和趾屈状态,收缩持续5-10s,然后使其呈现出放松的状态,15-20min/次,3次/d。③切实有效的做好髋关节锻炼。患者在引流管拔出后,医护人员将床头摇高10°-30°,指导患者于两腿中间放置T型枕,足尖向上,进行性股四头肌的长收舒缩运动。④床边运动。术后4-5d,协助患者沿床边将健侧腿着地,患腿外展,屈髋角度小于45°后逐渐使用双拐站立,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而制定出相对应的训练时间。在患者病情好转之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协助,在床边慢慢进行相关训练,可以从坐到站,再由站到走,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4)做好出院的康复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运动方式,每日的运动量等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和告知,并着重做好循序渐进的运动指导工作,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进行定期复查。
1.3 观察标准
        对两组的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之后,有针对性的评价其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程度和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代表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相对应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在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有44例有比较明显的好转,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为97.78%,没有人出现不良反应这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几率为0,而在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只有38例有一定的好转,其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只有84.44%,有4人出现一定程度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几率为8.89%。以上内容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髋关节疼痛起到极大的缓解作用,改善该关节的性能,然而,该手术方法有着比较大的创伤面积,同时很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使术后护理效果受到极大影响,同时对于总体的康复治疗效果也会造成很大限制。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术后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管理,对此,有效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就显得至关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在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主要分成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内容,作好全面化细致化的护理管理,使患者能够明确具体的手术流程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有效的术前运动,为术后的康复训练打好基础。在本次研究中,对于观察组患者采取这种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相关指标都要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4结论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程度,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迎霞.38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04):404-406.
[2]黄晓娟,何建书.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康复指导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01):105-106.
[3]杨玉霞,杨桦,范茹,等.文献名[J].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医正骨,2016,28(03): 77-78,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