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的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   作者:郑世萍
[导读] 目的: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科选取重症脑梗死患
        郑世萍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细致化护理对急诊重症脑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科选取重症脑梗死患者,主动参与本研究者共126例,平均分组后实施常规护理与细致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结局。结果:对照组并发症总例数为10例,占比15.87%,观察组为3例,占比4.76%,差异明显(P<0.05)。两组ADL、脑卒中评分有较大差异,两相比较,观察组脑卒中评分下降,ADL评分升高(P<0.05)。结论:给予重症脑梗死患者细致化护理,有效降低患者并发足下垂、便秘等症状,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重症脑梗死;细致化护理;脑卒中;日常生活能力
        血液、氧气供应无法维持脑组织正常活动,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逐渐坏死,从而引发脑梗死。脑梗死病因复杂,近年来脑梗死患者在脑卒中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加,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炎症等与脑梗死关系密切[1]。为挽救患者生命,急诊科室在抢救重症脑梗死患者中有严格要求,急救工作必须对1小时内完成,患者血压、脉搏等迅速回归正常,患者脱离生命危险,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存活率[2]。本研究采用细致化护理模式,通过两组护理对照,突出此模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治重症脑梗死患者,征得患者同意选取126例,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5月-2019年5月,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66例,年龄最大者为78岁,最小者为54岁,平均(65.43±2.23)。医院收录患者完整资料,据统计患者文化水平、年龄等资料具有相似性(P>0.05),组间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措施,包括病房安排、手术急救、饮食指导等基础措施。以此为基础给予观察组细致化护理,具体如下:(1)入院急救,所有工作务必在1小时内完成,昏迷患者给予吸氧护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况,迅速将静脉通道建立起来,直接由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往手术室进行抢救,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抽血化验,制定清酒计划并快速实施。(2)疼痛护理:术毕立即将患者转移回病房,取半卧位,或取平卧位并在患者头下放置软枕,避免牵拉伤口;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痛感剧烈者实施药物镇痛;持续胃肠道减压,术后禁止饮水、禁食,静脉慢速输注营养液,避免腹腔中有积水。将患者安置在隔音良好病房中,让患者多睡觉,有利于减轻疼痛感,促进伤口恢复。(3)体液护理:根据患者尿液颜色、血压等指征变化情况,配置合适药剂静脉输注,保证患者体内电解质、酸碱度稳定平衡;留置导尿管,定时观察尿量、颜色,直至清亮无异常情况即可将导尿管拔除;患者肛门排气后才能饮水,给予其流食,无不良反应适当增加进食量。(4)并发症护理:伤口处导管若见颜色鲜艳血液,即为术后出血,需立即确定出血部位,用纱布、止血药等行止血操作;观察患者伤口,有流脓、发烧症状说明伤口感染,及时消毒、冲洗伤口并重新包扎;吻合口梗阻,患者发生呕吐、腹胀现象,立即禁食,输液治疗直至水肿症状消失;倾倒综合症护理,常发生于患者进食甜食后,剑突下猛然感觉不适,患者额头有汗冒出,头晕无力,应立即停止摄入糖分,每餐饭吃半饱,每日多吃几顿。
1.3 观察指标
        (1)用脑卒中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得到两组相应评分。
        (2)统计两组不良反应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1.0分析,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相关指标评分对比
        两组数据相比,观察组ADL评分升高,脑卒中评分下降(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均发生便秘、深静脉血栓及足下垂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总例数为10例,占比15.87%,观察组为3例,占比4.76%,差异明显(=4.203,P=0.040)。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呕吐、头痛等症状,抢救以手术治疗为主,细致化护理为辅,两者结合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给予观察组细致化护理,患者入院后先进行病情诊断,护士迅速准备好抢救器材,按照护理方案有序进行抢救[3]。经抢救患者情况稳定,转至病房监测其体征,待患者苏醒评估其疼痛感,实施药物、注意力分散等镇痛方法。接着完成体液护理及并发症护理,护理工作完全围绕患者需求展开,提高患者舒适度,让患者配合护理依从性[4]。经护理,观察组脑卒中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例数显著减少。
        综上所述,给予重症脑梗死患者细致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脑部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野,勾洋,王颖. 优化式急诊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26):113-115.
[2]徐立, 王群, 张笑平,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时间延误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 2017, 17(2):257-260.
[3]刘惠君,刘桂霞,鲍莲华,等.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3):304.
[4]姜冬辉, 宋振华. 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脑梗死溶栓患者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11):1984-19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