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芹
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摘要:目的:对人文关怀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应用到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了重症医学科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人文关怀;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应用效果
引言
随着医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配套设备的不断更新、优化及完善,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受益获得二次生命。由于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治疗过程内心承受巨大压力,患者及陪护家属都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免疫功能降低等多种不良状态,将其称为ICU综合征,因此如何排除这些易发症状就成为治疗关键点之一,进而明确ICU护理工作尤其具有特殊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可以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病史者;②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③难以正常交流者;④中途转院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5,年龄26~75(39.42±5.66)岁;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4,年龄28~72(38.77±5.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指导用药、饮食护理等。
1.2.2研究组
(1)每日观察患者情绪、表情、肢体动作,与患者语言沟通,对其整体状态进行评估;(2)家属探视时,耐心讲解患者目前状态,在患者与家属间起到桥梁作用,探视时间和制度上尽量满足患者对亲情的渴望;(3)充分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诉求,条件允许情况下播放舒缓音乐,缓解患者的焦虑、烦躁及抑郁情绪;(4)对于卧床患者,指导患者家属中医体位按摩,舒缓患者长期一种姿势的疲劳;(5)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湿度,指导患者饮食、补充热量;(6)依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做心理疏导,引导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7)帮助患者清洁面部、手足、口腔等,引导患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讨论
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医疗质量。对危重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由内分泌、遗传神经及免疫等因素导致,研究表明,感染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疾病凶险程度加重,甚至直接导致猝死情况发生。因此,密切关注疾病的发展进程,尽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并配合合理的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管理,改善其预后,减少死亡率。优质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状态,对患者表现出最大的理解及同情,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重视生命价值,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使得患者感受到尊重。护士是护理工作中的核心人物,其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加强护理培训,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护理方案,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及喜好,选择责任护士,其将人文护理发挥到极致,使得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得以提升。将人文关怀应用到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①因医院对重症医学科多采用封闭式方式进行管理,患者家属看望患者也有严格的限制,也容易让患者出现孤独、恐惧等心理的情况。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这些心理了解以后,就需要从营造良好的环境着手。②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则能够保证医护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并且还能够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尤其是在进行相关操作时,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获得认可后再采取操作,配合度更高。③专业护理操作主要针对重症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并且存在随时变化情况,也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实时监测的情况。通过提高操作效率和质量确保了患者的预后效果。④因医院重症医学科实施较为严格的探视制度,家属不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不能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从而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等情绪,这时候护理人员就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保障整个医护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地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且研究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也证实了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显著临床优势。
结语
综上,采用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起到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的效果,使其气促、心衰及发热情况在短时间内得以消失,其注重患者的情绪疏导,使其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静,高凌霄.人文关怀理念在神经重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6):1-4.
[2]韩爱侠,何春玲,高凤.人文关怀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18):42,47.
[3]冯媛,张琳.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8):126.
[4]武陈陈.双向人文关怀模式在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3):284-285.
[5]陈妍利,鞠晓霞.人文关怀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808-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