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加川
大竹县中医院 四川 达州 635100
由于麻醉科的医生工作的场所一直以来都是在手术室之中,这就给普通大众造成了一个误区“麻醉就是打一字的事儿”,但是实际上在医生之中一直有一句话在广泛的流传,“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可以说当患者把自己性命交付在麻醉医生手中时,患者的安全就由麻醉医生来进行守护。
你以为麻醉医生在给患者打完一针之后就可以拍一拍自己的衣袖,然后就可以如风一样潇洒的离去了,其实这是一个普通大众对于麻醉最大的误解。由于患者在手术过程之中的病情变化是难以预测的,患者生理情况的变化也是瞬息万变的,一旦在手术过程之中出现一点问题那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因此当患者麻醉手术时也是麻醉医生对于其生命安全守护的重要阶段。在医生进行手术的过程之中麻醉医生必须全程监控患者的任何生理变化,必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任何的细小变化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这些生理指标一旦出现细微的变化,麻醉医生在整个手术过程之中必须时刻调节药剂用量,还必须时刻准备好进行输血输液治疗,直到手术结束后轻轻的拍醒手术中的患者,用爱唤醒正在宇宙乾坤中游玩的患者,麻醉医生一直都是用爱守护着患者手术的全过程。
你以为自己做任何手术都需要全麻,这样才能够避免自己在清醒的状态下做手术避免身体感受到痛苦,其实这是一个对于麻醉的巨大误解。麻醉首先是以患者为中心是没有错的,但是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全麻,麻醉医生在对于患者进行麻醉方式的选择的依据都是根据患者自身病情情况和生理特征来进行判断。例如,同一种手术,老年人和儿童实施的麻醉方式是不一样的;一样的病症,给女人和经常饮酒的男人实施麻醉也要区别对待,如果不随机应变,病人很有可能‘睡着’就醒不来了!
你以为自己觉得手术特别的疼可以让麻醉医生给自己多打一点麻药,或者是自己怕麻醉手术后自己会变傻可以让麻醉医生给自己少打一点麻药,这个想法是打错特错的,对于这个要求在麻醉医生看来患者都是对于麻醉充满误解,他们大多都会以一笑报之。
麻醉医生会在手术之前对于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对于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平常是否有不良嗜好进行全面的调查,这个过程可不是为了对于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平常生活习惯的歧视,而是通过这些数据信息来确定麻醉所使用的药剂和药量,因为麻醉是一个十分严禁的事情,药剂的用量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按照每一分钟按照微克来进行的。至于患者担心自己注射麻醉药剂以后自己的智商会降低,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变傻,这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麻醉学经过将近200年的发展对于各个年龄阶段使用麻药后智商的变化已经做过不计其数的研究了,青壮年阶段可以说麻药对于智商的影响几乎没有,儿童在3岁以下进行多次麻醉才可能会对智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一般麻醉治疗都是选择在青壮年阶段,但是为了救命让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治疗可能牺牲一点智商,可能让患者变笨一点是必然选择。
你以为自己在做完手术之后就与麻醉没有关系了,这就与麻醉没有任何关系了,这也是对于麻醉的一个误解,麻醉医生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也是麻醉医生最为重视的一件大事。在手术以后48小时以内要时刻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根据疼痛感的不同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给患者服用不同的药物来缓解疼痛感,这样才能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你以为麻醉就和武侠小说和武侠剧中一样麻醉医生只是拿一个小毛巾往患者嘴巴上一蒙就麻醉了,其实这也是对于麻醉的一大误解。麻醉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十分繁多的,麻醉医生要想对患者进行麻醉所使用的麻醉药剂最起码也得是通过静脉注射好几种诱导药和麻药一起来完成的,这样才能够时患者和睡着一样能够安静的接受医生的手术治疗。全麻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之中还是和平常正常睡眠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全麻患者没有任何的知觉和任何反应的,因此这就必须给患者进行机械辅助呼吸,这样才能够维持住患者的正常生理状态,并且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在麻醉治疗的过程之中突然苏醒,一直保证患者能够安静的直到手术完成。
你以为麻醉是特别神秘的,只有在进行大型手术的时候才能够接触的麻醉,其实不然,现在你在各种无痛手术的麻醉和门诊疼痛诊疗中能够接触到。
无影灯下生命的保护神是对麻醉医生的一种称呼,麻醉不是你以为的一针的事儿,它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麻醉不是“打一针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