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普布卓玛
[导读] 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体育课重要性愈发凸显。根据规定,中小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初中毕业生力争掌握不少于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如何让学生的体育运动时光快乐且有益是每位体育教师面临的课题。本文将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阐述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浅要分析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普布卓玛   西藏那曲市班戈县初级中学  西藏  那曲  852500
【摘要】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体育课重要性愈发凸显。根据规定,中小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初中毕业生力争掌握不少于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如何让学生的体育运动时光快乐且有益是每位体育教师面临的课题。本文将以初中体育教学为例,阐述开展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浅要分析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 快乐体育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03-01

        在中学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实施青少年学生健康促进专项,需要完善体育课程开展政策制度,需要学校强化体育教育,需要教师深化健康教学开展快乐体育课堂,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中学阶段以健康的体魄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
        1.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是护航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为保障学生的校内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运动项目参与积极性,我国大力推进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走进学校。全国现有近两千所篮球特色学校,有一千余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有六百余所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这些都是教师开展快乐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体育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在运动场肆意奔跑挥洒青春汗水,提高身体素质,健康成长。
        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要开展快乐体育课堂,陪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现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体育是贯穿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性教学。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锻炼中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养成健康生活的行为,塑造良好体育品德。
        锻炼学生身体,让学生在青春期有良好的生长发育,提高生理机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增强身体体质,是开展体育健康课的首要教学任务。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能让学生改变以往浅尝辄止运动技巧,半途而废锻炼目标的尴尬局面,让学生深入学习,长时间锻炼,自主运动,唯有此,才是真正让学生爱上运动,提高核心素养。
        体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增强学生体质。运动锻炼是一项辛苦的挑战,身体上的疼痛感和运动后的疲惫感是让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尝试体育的原因。体育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开展快乐体育课,帮助学生在运动中找到乐趣,在锻炼中培养坚韧的品格,增强体育锻炼中快乐的部分,才能让学生享受体育课,加强运动锻炼。
        2.浅谈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践行方法
        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开展快乐的体育课程,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教会学生健康知识与体育技能,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学生终身运动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全体国民身体素质提升,身体力行践行健康中国行动。
        (1)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探索本地化教学。体育教师要循序生本理念,制定合理科学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


在初中八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本中,第十一章为《民族民间体育》单元,教学生学习竹竿舞感受浓浓的苗族风情。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在发展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生动有趣的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这些民间体育运动中饱含民族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
        从少数民族流传的竹竿舞、独竹漂、藤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针对性地开发。中学体育课也刮起了“最炫民族风”,学校建起了蹴球室内场馆,高脚竞速、陀螺、畲家八井拳等体育项目琳琅满目引人入胜。这些在学生身边可见可观可感的运动项目充分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体育锻炼需求,有了本地特色体育文化的注入,体育课堂有声有色快乐活泼,学生在体育锻炼时更加积极。
        扎根本土,拥抱时代。快乐的体育课一定是带有社会功能属性的,不仅蕴含着教育的公平性,还在推进着教育现代化发展。
        (2)将体育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才能使学生对体育课堂兴趣更浓厚,学习欲望更强。2019年教育部曾主办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体育大课间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异彩纷呈。端午划龙舟,春节舞狮子,清明荡秋千,重阳节爬山登高,元宵节踩高跷,在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中有大量体育运动项目,快乐的体育教学,一定是将传统地与现代的相融合,从过去汲取力量,让未来更高更快更强。
        在初中体育课本中也有武术介绍,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在世界各地提起“中国功夫”无人不啧啧称赞。在课本中,向同学介绍中华武术拳种、套路、器械,教学生学习和体验健身短棍,传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健身短棍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防身,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场景,在各类少林武侠电影中都能看到短棍的身影。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少林寺》、《旋风小子》等视频影像资料,丰富学生的课堂观感体验。
        武术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力越来越深远,在永登县中堡中学学校开设了通背拳、太极拳等传统武术项目,激发体育课堂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体育魅力。当传统体育项目与常规体育教学巧妙融合,课堂快乐值翻倍,学生学习效率翻倍。
        小运动撬动学生“大健康”,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育运动锻炼项目具有独特的运动风格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民族传统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被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武术教育被列为是德育工作重要内容。体育教师要用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增加体育课堂趣味性,以武习礼,修身律己,用体育课堂点点滴滴的时间,培养学生学习武学中的侠义风情与责任担当。
        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以来迎来飞跃式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奋斗,才有了现在的立德树人素质教育阔步挺进态势,全体国民科教文卫水平得到长足提高。体育教师工作者要在教育一线,尽好本职工作,发光发亮,开展快乐体育课堂,为体育强国复兴国家繁荣富强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郭华.快乐体育导向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求知导刊,2017(36):103-104
[2]赖福荣.浅谈快乐体育为导向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7(04):76-77
[3]郑丽芬.快乐体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6(12):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