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李恺
[导读]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了解数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才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学以致用。

李恺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  255100
【摘要】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了解数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才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学以致用。
【关键词】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42-01

        数学是一个动态的丰富的文化系统,不仅包含数学知识,还蕴藏着源远流长的数学文化。脱离了数学文化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局限的、呆板的、不完整的。
        1.初中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由于数学研究的对象并非实际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化思维的产物,所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家对于它的理解偏差,认为数学是枯燥的、无趣的、抽象的,这在无形中阻碍了数学的学习,增加了数学学习的难度。而数学文化可以丰富数学课程的内涵,它不同于以往数学课上的定理公式计算和题海,包含了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展示了数学极具魅力的部分。同时启发我们从美学的角度看待数学,体会数学中浓郁的人文情怀。将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教育加以融合,丰富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广大数学教师的成长,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有活力。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深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1.2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学以致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使得中国数学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融合数学文化的数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充分认识到数学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体系建立的艰难和不易,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会珍惜得之不易的知识瑰宝;还可以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全面地认识数学的整个体系,以更好地将现代数学理论进行吸收和发散,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只有这样,数学才能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数字、符合、公式,成为学生心目中有生命力的课程,走进学生的心里,应用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2.初中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文化的有效方法
        2.1以初中数学教学为载体,融入数学史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数学学科从诞生到完善的过程,也包含了重要定理和概念的发展历程。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多元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将枯燥的定理或者公式结合着历史小典故,可以增加学习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数学的发展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成果形成的不容易,建立起数学文化的认同感,建立起客观正确的数学学习观。比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定律”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课程讲解定律,学生也能明白,但是会觉得枯燥无趣。但是如果结合着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还原实验的场景得出结论,会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印象深刻。
        2.2以初中数学教学为载体,融入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实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分类归纳、推理演绎、特殊化转化、类比变换、反证法、图像解法等。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技巧,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也有助于学生增加自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升自己的综合数学能力。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多多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思想的条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实验数学活动等。比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中,就要形成方程的思想,所谓方程的思想,就是突出研究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等步骤,达到求值目的的解题思路和策略,
        2.3以初中数学教学为载体,融入社会实践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数学课程的设计越来越接近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仔细研究教材不难发现,几乎每节课的内容设计都用心良苦,尤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情景日常经验引进数学知识,几乎每一数学内容的展开都是以学生在生活中听得到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素材为基础,进而层次化组织教学内容,并力求在数学不同分支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上有所关联,突出体现了数学广泛的应用实践性。比如教学活动中“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对应着课题学习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调查设计包装纸箱”“测量距离”等。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也要积极创设情境课堂,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还原自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通过联想、发现、总结以及分享,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实际应用的魅力。
        3.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与注重数学的紧密融合,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的来龙去脉,学会从数学文化中汲取数学思想,建立自己的数学逻辑,能够为学生将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对学生日后数学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嫦海.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巧妙渗透及作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25):127-128.
[2]张涵娟.基于数学文化视角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