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王益涛
[导读] 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初中历史的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了,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能够在历史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做一些简单剖析。

王益涛   山东省惠民县孙武街道中学  山东  惠民  251700
【摘要】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初中历史的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了,其中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能够在历史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做一些简单剖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态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21-01

        引言: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其中情感教育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他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认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历史学科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它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学习最容易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所以初中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极其重要。
        一、及时更改教学观念和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从以老师为主导地位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课堂。新课改下教育局下发的文件讲究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以引导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要在历史的传授过程中渗透更为内涵的情感态度培养,就更要观察学生们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每个学生的变化和感受,采用针对性地教学方法,调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面对各种历史事件去深思,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这在教学课堂中可以采用与传统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完成课堂,比如采用学生讲课,老师提问的方式,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使学生采用浸入式的学习去感受历史,而且还能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要以一个传授者的角色自居,最好是像朋友间的交流一样,将教师的“威严”隐藏起来,欢快而又轻松地完成课堂任务和教学计划。欢乐的教学气氛可以让老师及时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增加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九年级世界历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讲师,这样学生们也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中老师所给学生呈现的教学方式去借鉴,降低了他们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又可以很好地实行课堂形式的转变。



        二、创建教学情景
        对于历史而言,创建教学情景对于重现历史是一种十分好的学习方式,中学阶段的学习一般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对于学习历史来说,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来让他们感受和体会历史,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创建直观的教学情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切身地体会历史长河中每一位关键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同身受地去消化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最终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列宁与十月革命》的课程时,课堂上可以穿插历史性的话剧,来让学生们扮演列宁等历史关键人物,感受当时历史形式的同时,去了解当时重要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学生内心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也更好地完成了历史教学计划。
        三、用不同的角度解读历史
        我们都知道,历史这一学科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真实地还原历史真相,然而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下,只听一家之言是无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和学习历史的,这样学生们可能在学习历史之后也无法清晰地了解到历史真相,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所以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学习和了解历史真相。
        其中需要学生们能够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历史人物的角度去分析同一历史事件,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学们可以从战争的每一个参与国的角度去分析战争的发动原因以及后果,从战争发动的侵略国和被侵略国等多个角度去分析历史,并得到自己的见解。
        教科书中还常常涉及到一些历史原始资料,然而在教科书中由于篇幅原因通常是节选一部分资料,在我们传授知识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还原这些历史资料,把这些原始资料呈现给学生进一步体验和了解历史,并且进一步分析这些历史资料,让学生接触到最接近真实的历史。比如美国的《独立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其中具体的内容会让学生们对于当时的历史局势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们的教育一定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历史知识无法脱离情感态度,脱离了情感的历史教学是空洞的,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情感态度也得到一定的升华,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跟品质,使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历史学科的“以史为鉴”。
参考文献
[1]薛成功.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J]. 中国农村教育,2020(08):80-81.
[2]鲁德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