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张丽华
[导读] 现如今,我国对于幼儿的教育尤为重视,开展创意美术活动,不仅符合当前的幼儿的成长规律,更满足于当前的新课改变革。基于此,本文从创设生动想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观察与交流、诱发幼儿想象与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入手,探究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

张丽华   西藏那曲市索县亚拉镇双语幼儿园  西藏  那曲  852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对于幼儿的教育尤为重视,开展创意美术活动,不仅符合当前的幼儿的成长规律,更满足于当前的新课改变革。基于此,本文从创设生动想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观察与交流、诱发幼儿想象与体验三个方面进行入手,探究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19-01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培养幼儿想象能力是一种绝佳的方式,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动力,提升幼儿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将所有的幼儿都培养成一个艺术家,而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具有想象创造力社会新人才。然而,在如今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一些不良措施直接导致课堂效率下降,使幼儿所呈现的学习成果缺乏一定的创造性,严重影响着幼儿今后的生长发育。为此,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注重改革创新,使幼儿重新回到美术世界,促使其真正幼儿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
        一、创设生动想象的教学环境
        正所谓,兴趣是学生学习时最好的教师,更是学生学习时的驱动力所在。受年龄的限制,幼儿并未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其身心以及心智发展也尚未健全,因此,导致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直接影响着美术课程的开展以及最终的效果。幼儿容易被充满新鲜感的事物所吸引,并且可间接性持续一段时间,教师在开展幼儿美术教学中,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从趣味入手,创设真实的游戏情境,或者运用情景导入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唤醒幼儿的情感表达,使其在探究欲望的带动下,走入进教师所构建的情境中,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群鸟》美术活动导入环节时,可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提问“看看谁知道的鸟类品种最多?”促使幼儿涣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阐述大量的鸟类名称。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他们渴望在游戏中获得教师的肯定以及鼓励,因此会立即被处罚,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推动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引导幼儿观察与交流
        观察是帮助幼儿在创作之前积累丰富的经验。因为对大班幼儿而言,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区别。


引导幼儿观察与交流时,教师应构建一定的创意主题,一方面可以唤醒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其发挥出自身的主观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结合美术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与认知,以便弥补个人的观察的空白。同时,教师应具备一个清醒的认知,所创作的作品应保留最基本的美术属性,如毕加索所创作出的油画《格尔尼卡》,虽然运用了夸张以及变形的创作手法,但还是保留了最基本的人物特征,如妇女、婴儿等,使我们在观看这幅作品时,能够真实的感受作者内心当中的一种呐喊。由此可见,事物的基本属性是美术创作的基本因素,幼儿需要进行观察以及交流,明确美术作品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帮助幼儿抓住重点,进而二次创造。
        三、诱发幼儿想象与体验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幼儿对创意主题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积累大量的创作经验,丰富了自身的视觉表象。那么,如何将幼儿的讨论交流的结果,变成生动形象的美术作品呢?为此,这就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创作原则,唤醒幼儿情感认知,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体验是帮助幼儿强化对创作主题的情感,同化,引发幼儿对于创作主题的情感共鸣,使其能够深刻的了解创作主题的内涵,并进一步激发创作的兴趣。想象是为了帮助幼儿对创作主题进行与创造。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想象创造动力。例如,在幼儿园大班创意主题活动《有趣的长方形》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台湾作家几米的长方画作品,使其了解到长方画的创作手法以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诱发幼儿进行体验“在实际生活中,你们是否见过长长的事物?都是在哪里见过的呢?”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迅速便打开了表达欲望,有的幼儿说“在清早堵车的时候,汽车连成了长长的队伍”还有的幼儿说“周末与母亲一起放风筝,借助风力风筝飞的很远”幼儿们有了自我体验以后,便为接下来想象力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着教师再结合幼儿个性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你们能否在设想一下生活中还有什么长长的物体?并且这些物体是在你梦中出现的?”有了教师的引导,幼儿很快便有了创作欲望,有的幼儿说“我想在舞台上跳舞,而且轻轻一跳,便跳的很高”还有的幼儿说“我有一次感觉到自己的鼻子被拉得很长,我感觉到自己很有趣”还有的幼儿说“我希望家中的有一个时光隧道,能够迅速的到达幼儿园”由此可见,体验与想象是构成创意美术活动的关键因素,促使学生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自身的潜力被最大化的激发。
        结束语:总而言之,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认知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幼儿的想象能力,使其在创意美术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刘胜林.试论幼儿的创造性特征以其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