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陈虹君
[导读] 德育与智育相互融合是新课改下的大趋势,而单独德育时间不够,只能采取在日常智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模式。本文以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幂函数》的教学为例,探索出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三种方法,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陈虹君   四川省安岳中学  642350
【摘要】德育与智育相互融合是新课改下的大趋势,而单独德育时间不够,只能采取在日常智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模式。本文以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幂函数》的教学为例,探索出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三种方法,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 德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15-01

        一、研究背景
        《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德育是每一位教师在各学科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责任。”所以德育应该渗透在各个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当前,数学课堂大多是“重智育、轻德育”,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没有在教学中体现德育。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将德育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以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幂函数》的教学为例,探索渗透德育的方法。
        二、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挖掘数学之美,绽放德育之花
        智育中渗透德育,最特别的方法就是挖掘美,寻找独具数学特色的德育方法。数学中的美很多,比如说几何图形的对称、黄金分割等;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创新成果,用课件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示,让学生在感受数学的美和魅力。挖掘数学之美,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资料准备和搜集,尽量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同学们在感受数学之美的同时,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片段1: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教师课前播放音乐:菊花台,并且让同学们齐唱)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放的这首歌叫什么啊?
        生:周杰伦的菊花台。
        师:最近是菊花盛开的日子,身边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菊花。(教师展示手里菊花)
        师:数学中也有一朵盛开的“菊花”(教师展示图片),她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幂函数。
        教师在片段1中,以歌曲和菊花吸引学生的注意,再将菊花图抽象成数学图形引出学习内容。简短的课堂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还能培养学生的乐感、美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主动研究美背后的数学知识。片段1的设计,正是“挖掘数学之美,绽放德育之花”方法的体现。
        (二)小组分工合作,德育悄然而生
        智育中渗透德育,最适合的方法就是采取小组分工合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合作已成为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复杂的思维或者计算过程,有些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导致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放弃思考。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利用小组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发生思维碰撞进而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取长补短、学会交流,进而构建愉快的师生、生生关系,德育工作悄然完成。
        片段2:研究图像,总结性质。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函数这个大家族里的新朋友“幂函数”,知道了它的定义和外在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能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呢?又该从上面哪些角度来了解幂函数呢?回想前面学过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我们应该从函数的........方面展开。
        师:随着的取值不同,幂函数有无穷多个。那么他们之间蕴含着哪些规律呢?在高中阶段,我们以;;;;这五个幂函数为代表,研究归纳幂函数的性质。
        活动1:小组分工,共同画出五个函数的图像。展示并说明;的画法。
        活动2:观察函数图像,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上面5个幂函数的图像分布在哪些象限?为什么?
        (2)上面5个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变化趋势是什么?如何绘制其他象限的图像?
        (3)上面5个幂函数的图像是否过定点?
        (教师巡视,然后抽取主动举手的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片段2在学习了幂函数的定义之后展开性质讨论。笔者先让同学们小组分工画图,主要培养学生协作动手能力;再让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链,将小组探究探究推向高潮。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增强小组的协作能力,还能在讨论问题时求同存异,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共赢的乐趣。
        (三)注重解题思路,培养意志品格
        智育中渗透德育,在数学教学中最突出的方法就是指引解题思路,将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很多高中生的噩梦,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不敢、害怕等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少讲”,只讲解做题的思路方法,留出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坚持,进而培养意志品质,达到德育的目的。
        片段3:例题3的讲解实录
        例3:若,,,则的大小关系是        。
        师:前面在哪部分的学习中涉及到了比较大小的题目?
        生:指数函数和幂函数。
        师:很好,还记得比较大小有哪些方法吗?
        生:估值法、单调性法、中间值法。
        师:注意如果有三个数以上可以采取两两比较。请大家动手尝试,探索此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并且得出答案。
        片段3的设计,就是在讲解题目时给学生提供方法和思路然后让学生自行进行探究。这样的设计,教师根本没有讲这个题,而是把握契机引导学生,让学生独自解决,从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成功的快乐,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还能养成学生坚持的意志品质。
        三、小结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德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常常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效果甚微。数学学科拥有丰富的德育资源,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利用挖掘数学之美、小组分工合作、注重解题思路三种方法,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数学、感染学生爱上数学,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德育之花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绽放。
参考文献:
[1]李燕,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4(6)
[2]郑波,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l5(26)
[3]吴启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