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杰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共青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单词记忆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很多学生因为单词记不住,记不牢啊,直接影响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英语课题小组对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目的是找到适合学生记忆力,提高单词的效果,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并从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英语 单词 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10-02
国家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86.3%的同学感到英语单词难记,91%的同学认为学不好英语的关键在单词,96.3%的同学没有找到好的单词记忆方法。于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绊脚石”是单词的记忆,单词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记忆方法不对。我在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浅谈一些英语单词的记忆方法与技巧。
一、“音形结合,好似拼音”音标拼读记忆法。
拼读记忆法读准单词的发音是记住单词的前提。我在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当堂通过拼读音标记单词。拼读记忆法首先要求把单词读准确,充分认识单词的读音与拼写之间的关系,并要善于总结字母、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以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发音,这样就会较轻松的记住单词。这就要求老师这学生初入七年级的时候,把语音基础知识给学生打扎实,打牢靠。掌握了单词的发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对于符合发音规律的词,不用借助音标就可以达到见形就读,听音能写的程度,从而大副度地提高了记忆英语单词的效果。再者,如果遇到较长的单词,在反复多读几遍就熟悉了读音,可根据读音分音节来记忆单词。
1.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读它们的名称音即所谓“长音”。即a读[ei],i读[ai],e读[ i:],o读[?u],u读[ju:/u:]例如:be, no, hi, table, student, name, these, bike, rose, tube等。
2.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读它们的“短音”。即:a读[?],e读[e],i读[I],o读[?],u读[?]。例如:cap, desk, clock, but等。
3.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去掉辅音字母名称中的元音音素[i:],就是该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这类字母有b, c(在e, i , y前面), d, p, t, v。即:b读[b], c读[s], d读[d], p读[p], t 读[t], v 读[v]。
4.去掉辅音字母名称中的元音音素[e],就是该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这类字母有f, l, m, n, s, x。即 f读[f], l读[l], m读[m], n读[n], s读[s], x读[ks]。
5.划分音节。单词不论长短,如果从第一个字母背到最后一个字母,是很难记忆的,如果学会了音节的划分,再去记忆单词,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两个音节之间,若只有一个辅音字母(r除外),这个字母划归后一个音节。例如:Friday Fri-day, paper pa-per;在两个音节之间,若有两个辅音字母,则分别划归前后两个音节。
例如: Sunday Sun-day, granny gran-ny;在两个音节之间的辅音连缀或辅音字母组合,如th,sh,ch, tr,dr等不能分开,必须划归在一个音节;如果前一个音节是重读闭音节或开音节,它们一般划归后一个音节。例如:chicken chick-en, April A-pril, agree a-gree。
学生在记忆较长的单词时,运用这些拼读规则,很快就能轻轻松松把单词记住。information (十一字母)可以把它分音节记忆in-for-ma-tion;congratulation(十四个字母)分音节记忆con-gra-tu-la-tion。
二、“脑力比拼,好玩有趣”对比联想记忆法
在英语中,有许多单词的音形义类似,在考试的时候很容易出错,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经常对相似的单词加以对比,让学生有意把它们放在一起记忆,扫除记忆的障碍。我在教学中总结出学生在初中阶段经常出现的出错的一些单词,并把它们整理出来让学生对比记忆。
1.拼写易混淆的单词:except-expect;whether-weather;along-alone;member-number;rise-raise;breath-breathe;metal-medal-model
2.读音易混淆的单词:walk-work;worm-warm;talk-take;ball-bowl
3.中文易混淆的单词:problem/ question;official/ officer;exercises/ exercise/practice;road/ street/ path/way另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学习一个单词,就可以想到一连串相关单词的能力。可以是同义词、反义词、形似词等,放在一块记。例如:在学到ball这一单词时,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联想关于球类的单词:football,volleyball,basketball等,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朗朗上口,得心应手”口诀记忆法
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把表面上无联系的或联系不大的词进行整理归纳利用口诀和顺口溜,它们特有韵律,会使抽象繁琐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化难为易,便于记忆,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有的记忆深刻,甚至终身难忘。比如在记忆初中阶段所学的几个特殊单词(man、woman、child、foot、mice、tooth)的复数形式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男女孩子的脚,踩住老鼠的牙”。“男人”的复数为men,“女人”的复数为women,“孩子”的复数为children,“脚”的复数为feet,“老鼠”的复数为mouse,“牙”的复数为teeth ;再比如在记忆以“o”结尾的几个单词(negro、hero、potato、tomato)的复数形式时,可以用这样一句话:“黑人英雄在土豆地里吃西红柿”,它们复数形式都在后面加“es”;而在记忆单词(radio、piano、zoo、photo)的复数形式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听广播弹钢琴动物园里照张相”,它们的复数形式都只在后面加“s”。非延续性动词的记忆:begin, leave,go, borrow, come, return, join,die, buy, arrive口诀记忆开始离去,借来还,出生入死 买到达。感官动词的记忆口诀:一感、二听、三让、四看。一感即feel,二听即hear,listen to,三让即let,make,have,四看即watch,see,notice,look at。再如,动词过去式-ed的变化顺口溜:动词变化很好记,一般词尾加ed,如果词尾有e紧跟后加d,辅音字母加y,要把y变i,特殊变化要牢记,保你一定考第一。
四、“堪比公式,规律可循”构词记忆法
构词法是按照语言的一定规律,创造新词的方法。
了解一些构词法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省时、省力地记单词。构词法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合成词、派生词、转化词及常用词汇的缩写和简写等
1.转化,即由一个词类转化为另一个词类。例如:water(n.)水--water(v.) 浇水 back(adj.) 后面的-back(n.) 背部
2.派生,即通过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例如:happy--unhappy(加前缀)-happiness(加后缀)掌握一些派生词的前缀和后缀,明白就像汉字中的形声字有形旁和声旁构成一样,许多单词是由词缀和词根构成的。
3.合成,即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例如:foot(脚)+ball(球)--football(足球)。这些合成词的意思可根据合成它的几个词的意思推断出来。如:play(玩)和ground(场地)合成playground(操场);black(黑色的)和board(板)合成blackboard(黑板)
构词法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辨别并正确理解英语,同时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我们的词汇量,英语构词法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和强有力的武器。
四、“学了就用,用了就会”习题演练记忆法。
引导学生在短语和句型中记忆单词引导学生通过短语或句子记忆单词,注意词的相互搭配及用法特点,不去孤立地死记硬背单个的词。因为人们交流用的是句子而不是单词。所以只有学以致用,真正将所学单词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中,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所学新单词、新短语、新语句,才算真正掌握了单词。记住了单词在某一语境中的用法,不但可以在遇到此情况时熟练地运用此单词,还可以举一反三,将此单词用在相似的语境中,从而真正掌握单词的用法,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教会学生组词、造句。例如:教学alone,lonely这两个词时,可以造两个句子来区分:I was traveling alone in the lonely mountain. (我独自在荒凉的山谷中行走。) I didn’t feel lonely,,though I was alone.(尽管我孤身一人,但我并不孤独。)只有在短语和句型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法、法不离文,层层递进,才能把单词的灵活性练得准,记得牢!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多种多样,要做到百花齐放,多措并举,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真真正正做个“有心人”查询资料,归纳总结,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动力、有毅力、有信心、有恒心,再借助别人的成熟记忆经验,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实际情况的某一种或几种记忆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成 《新课程中学》2014 03期
[2]张玉兰 《初中英语单词记忆初探》2015
[3]张东红《初中英语单词强化策略探究》2015
[4]程中一《单词记忆有妙招》中国教育报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