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梁红
[导读] 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机制的逐步革新及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快速普及,新课标倡导学生信息综合素质的培育,以注重让学生达到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学习目标,鉴于此,广大教师需深入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努力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并采纳生活化信息教学模式即高效将枯燥的信息技术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搭建联系,从而增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同时提出

梁红   新疆昌吉州奇台县第一小学  新疆  昌吉  8318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机制的逐步革新及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快速普及,新课标倡导学生信息综合素质的培育,以注重让学生达到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学习目标,鉴于此,广大教师需深入领悟素质教育的内涵,努力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并采纳生活化信息教学模式即高效将枯燥的信息技术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搭建联系,从而增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本论文主要分析了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同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47-01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较抽象、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应试教育背景下“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灌鸭式教学体制显然不足以满足学生适应纷繁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教师理应明确生活化信息及教学的作用,积极为学生打富有形象且生活化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教学环节注重渗透生活化教学内容并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为实际运用信息技术而学习”的思想,以确保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学习体系来发展其自身的信息创造品质,进而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成效。
        一、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他们往往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还具备很大的潜能,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若依旧采纳以往的灌鸭式教学形式即紧扣教材上涉及到的内容满堂灌地为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理论技能,未能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这样的教学容易使学生的学习脱离实际生活,逐渐地学生对信息技术也会产生畏惧感与疲惫感,进而不能使他们灵活将所学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元素是如此重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综合素质
        当今属于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阶段,它的到来对不同的领域都是一把双刃剑,尤其给教育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即它促使传统的信息教育形式迅速向生活化、具体化方向发展,由此,这就需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积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不断强化学生进行联想学习信息技术技能,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大大增加,进而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也会大幅度提升。
        2、有益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体应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这一思想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非常关键,教师若在备课时做到渗透生活化教学内容,讲课时巧妙从学生生活实际构建情景同时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以此来启发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并有所创新,这样教学环境的打造在丰富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同时,也会帮助教师积累多样的教学经验,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分析
        经上文分析,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机制有益于发展师生的信息综合品质,因此,教师需革新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思想,努力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构建关系,以此来保障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生活中。其切实有效的措施主要体现在:
        1、巧设生活化信息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主动性
        生活化教学情景的构建可以保障信息技术课堂的生动与具体化,可以刺激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充满自信心。由此,教师开展教学计划时需积极从生活现象出发来打造情景,尤其需强化课前引入形式,以此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现象等主动思考,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我们在学习“电子相册的制作”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入:大自然美丽少不了千姿百态的大树,参天的杉树、长青的油菜树、苍劲的松树……同学们你们有没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想不想将你记录下的这些美景分享给大家?通过这一生活化情景的巧设,学生的思维逐渐转移到本课的学习——领用ACDsee制作电子相册,这种教学方式为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积极融入生活化信息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节积极渗透生活化教学内容,这有助于开拓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方式息息相关,教师在备课时需全面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及已有的信息常识来开展分层教育,同时循序渐进地纳入生活元素并运用生活场景来启发学生学习,这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如:我们在学习“录制之法”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国春节的生动活泼情景,以促使学生联想计算机强大的视频录制功能,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渗透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银行排队叫号系统,当业务繁忙时号码能排到几百甚至上千,通过此来启示学生如何制作1000以内的任意一个数字,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剪辑意识、了解信息技术对用户的重要性,同时对培育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也很重要。此外,教师需明白不断丰富生活化信息教学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也很重要,在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ABC输入法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输入自己不理解的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寻求百度的过程中获取对信息技术的认知。  
        三、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备实践性与生活性的双重特征,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机制已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由此,教师需认清当今小学生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价值所在,积极从巧设生活化信息教学情景,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主动性、主动融入生活化信息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信息技术创新思维、不断丰富生活化信息教学实践活动三个核心角度出发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旨在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廷学,柳士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J].中华少年,2017(5):113.
[2]孙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7,4(8):255-256.
[3]杨岚.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3:21.
[4]张立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